宋明理学优质课ppt课件.pptx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篇文档主要介绍了宋明理学的优质课PPT,包含了课程大纲、儒家代表人物、宋明时期的儒学发展以及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情况等内容。1.题目:宋明理学优质课PPT课件2.歌词描述:宋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历史,包括儒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当时的教育制度。3.简介:a.教育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b.教育理念:儒家主张仁爱、尊师重道,提倡忠孝、节俭、勤奋等美德。c.教材设计:当时有一些优秀的教材,如《小学数学》

你是谁? 你从哪儿来? 你要去哪儿? 1 领 略 圣 贤 的 境 界 课标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 明 理 学 : , 。 2 壹 圣贤境界之孕育 3 鸩杀16岁的唐哀帝 儿子向父献妻,儿媳侍寝 第三子朱友圭杀父,又被第四子朱友贞所杀 为其父义子李嗣源所杀 李嗣源之子李从厚为其义子李从珂所杀 45岁拜34岁的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做了儿皇帝 4 原为李嗣源的女婿,借李从珂手杀李从厚 后晋 石敬瑭 后梁 朱温 李存勖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兵革不息, 生灵涂炭。 —— 《邵氏闻见前录》 重建道德规范,匡正社会秩序 5 佛教:看破红尘,出家成佛 道教:超脱修道,羽化升仙 儒教: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互相吸收 三教合一 三教并行 6 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 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 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重构儒学体系巩固正统(哲学化思辨化) 7 贰 圣贤境界之意蕴 8 程颢 程颐 朱熹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王阳明 陆九渊 9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河南程氏遗书》 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河南程氏遗书》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 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天理与伦理相联系 天理即是三纲五常 程朱理学 10 月印万川 11 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 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 《二程遗书 格物致知 物:万物 程朱理学 知:理;天理 格:探究 》 12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 《礼记 · 中庸》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 《朱文公文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礼记 · 大学》 明道德之善,非求科学之真。 程朱理学 》 13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 ——朱熹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朱熹 “人欲”:超出道德规范的贪欲 程朱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 14 1194年,朱熹一个月内两次进宫讲学,要 求宋宁宗正心诚意、读经穷理,强调“修齐 治平”,结果,在朝46天被罢官。 1196年,朱熹学问被指为“伪学”,门人为“ 逆党”,大弟子死于贬所。 1200年,朱熹病逝,朝廷下令禁止士人送葬。 南宋以后官方哲学,维护封建统治 15 万物的本原是心。心即理。 发明本心。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陆王心学 王阳明 陆九渊 16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 如此花树,在深山之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 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对你毫无意义)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 (对你有意义)起 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陆王心学 17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得,所谓良知也。 ”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 ——王阳明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陆王心学 18 《过分水岭有感》 朱熹 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 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 1175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上饶的 鹅湖寺研学,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讨论:他们会争论什么?你支持哪一方, 为什么? 鹅湖之会 19 叁 圣贤境界之价值 20 融合佛、道义融理合合,,佛 儒道学义哲理学学,,化、思辨化。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 理。 ——王阳明 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朱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 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佛教禅宗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 21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明 · 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 ·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 文天祥 提高士人道德修养,利于建树理想人格 (气节、品德、责 任、使命) ,塑造中华民族精神。 22 “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 ——清人戴震 标榜道德,扼杀人性。 23 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弘扬传统,与时俱进 24 民族的脊梁 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卢兴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