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十四五教材方剂学解表剂.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解表剂 凡以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立法,属于“八法”中之“汗法”。 解表剂适用于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凡风寒外感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薄白、脉浮者,均为其适用范围。 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异,体质有强弱之别,故表证属风寒者,当辛温解表;属风热者,当辛凉解表;兼见气、血、阴、阳诸不足者,当辅以补益之法,以扶正祛邪。故本章方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扶正解表剂三类。具有疏散外风、祛暑解表、轻宣外燥、祛风胜湿等作用的方剂,分别列入治风剂、祛暑剂、治燥剂、祛湿剂。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力耗散,作用减弱。汤剂一般宜温服,服后避风寒,并增衣被,或啜热粥以助取汗。汗出以遍身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恐病邪不解;汗出太过,易耗气伤津。若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同时,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若表邪未尽,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等。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 去节,三两(9g) 桂枝 去皮,二两(6g) 杏仁 去皮尖,七十个(9g) 甘草 炙,一两(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证治机理】 本证系由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首当其冲,寒性收引凝滞,致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即卫闭营郁。卫气抗邪,正邪相争,则恶寒、发热;营卫不畅,腠理闭塞,经脉不通,则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皮毛内合于肺,寒邪束表,肺气不宣,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束表之象。法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解】 方中麻黄辛温,《本草纲目》谓其“肺经之专药”,为发汗之峻剂,既开腠理、透毛窍,发汗以祛在表之风寒;又开宣肺气,宣散肺经风寒而平喘,为君药。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仅以麻黄开表散寒,恐难解营郁之滞,遂臣以辛温而甘之桂枝解肌发表,通达营卫,既助麻黄发汗散寒之力,又可温通营卫之郁。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发汗之力较强,可使风寒去而营卫和。肺主宣降,肺气郁闭,宣降失常,故又佐以杏仁利肺平喘,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复肺气宣降之权而平喘,又使邪气去而肺气和。使以炙甘草,既调和药性,又缓麻、桂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致耗伤正气。四药相伍,麻桂相须,腠开营畅,麻杏相使,宣降得宜,使风寒得散,肺气得宣,诸症可愈。 【运用】 本方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之代表方,又为辛温发汗法之基础方。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当中病即止,不可过服。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招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伤寒来苏集》)对于“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或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应禁用。 【附方】 1.三拗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草 不炙 麻黄 不去根节 杏仁 不去皮尖,各等分(各6g) 上?咀为粗末,每服五钱(15g),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功用:宣肺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症见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等。 2.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 麻黄 去节,三两(9g) 桂枝 去皮,二两(6g) 甘草 炙,一两(3g) 杏仁 去皮尖,七十个(9g) 白术 四两(12g)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风寒湿痹证。症见身体疼烦,无汗等。 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 麻黄 去节,汤泡,半两(6g) 杏仁 去皮尖,炒,十个(9g) 薏苡仁 半两(12g) 甘草 炙,一两(3g)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12g)。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功用: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在表,湿郁化热证。症见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 4.华盖散 (《博济方》) 紫苏子 炒 麻黄 去根节 杏仁 去皮尖 陈皮 去白 桑白皮 赤茯苓 去皮,各一两(各6g) 甘草 半两(3g) 七味同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