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2752.2—2011卫生检疫人员的自我防护规范第2 部分:化学Specifications of personal-protection for health quarantine staff-Part 2 :Chemicals2011-07-01 实施2011-02-25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X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卫生检疫人员的自我防护规范第2部分:化学SN/T 2752. 2—2011*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 www. spc. net. cn电话:6852394668517548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 99千字2011年6月第一版 2011年6月第一次印刷印数 1—1 600书号:155066·2-22046 SN/T 2752.2—2011前言SN/T2752《卫生检疫人员的自我防护规范》共分为四部分:-第1部分:传染病;第2部分:化学;-第3部分:核辐射;第4部分:实验室人员。本部分为SN/T 2752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马爱敏、刘云凯、顾大勇、聂维忠、刘恩东、杨晨光、马晓光、关淳、刘静远。 SN/T 2752.2—2011卫生检疫人员的自我防护规范第2部分:化学1范围SN/T2752的本部分规定了卫生检疫人员在国境口岸区域进行化学毒物监测或发生化学毒物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自我防护要求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出人境检验检疫部门对国境口岸区域进行化学毒物监测或发生化学毒物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卫生检疫人员自我防护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而少的。凡是注白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1466 国境口岸化学因子恐怖事件监测规程3 基本要求3.1 人员要求3.1.1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化学毒物突发事件危害理论和实际处置技术要求,并取得相应资质,身体健康,体表无外伤和溃疡;应熟练掌握化学毒物监测、检测处置和个人防护等装备、仪器、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技能。3.1.2工作人员在口岸化学毒物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不应吸烟、进食和饮水。3.2防护装备要求3.2.1应满足保障使用人员健康要求。3.2.2防护装备和用品应按照储存要求分类专柜保存,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定期检查,建立完整的使用和性能检查记录档案,保证其处于有效的使用期限之内和可靠性能状态之下。3.2.3检测设备仪器应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和灵敏度,最小可探测水平应符合要求。应定期由有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检定,确保其处于可靠性能状态之下。4现场防护规范4.1前期准备4.1.1工作人员按照SN/T 1466要求进行国境口岸区域日常化学毒物监测。监测时应佩戴有报警功能的化学毒物监测仪,发生报警时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场所,设置临时警戒区域,并向上级汇报。需要进行再次检测时按照规定要求穿着防护服、防护靴、防护口罩/防护面罩、防护手套,进一步测定污染范围和化学毒物浓度,确定化学毒源位置和警戒范围。4.1.2发生化学毒物突发事件时,处置小组工作人员应佩戴有报警功能的化学毒物监测仪,正确穿着 SN/T 2752.2—2011必要的防护服、防护靴、防护口罩/防护面罩、防护手套,在确认空气中有化学毒物污染时应佩戴自给式/过滤式呼吸器。具体防护装备和用品及防护对象见附录A。4.2处置防护4.2.1参与处置的工作人员应穿着防护装备,用化学毒物分析仪进行定性判定,用化学毒物检测仪由外向内测定,确定涉嫌化学毒物种类和各个区域的化学毒物浓度/含量,划定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的控制线,设立相应的警戒标志限制无关人员进人监督区和控制区。需要时采集相应的样品按规定程序送实验室进行检测。具体方法见SN/T1466。4.2.2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化学毒物浓度或含量超过防护装备安全防护限值时或空气中氧含量≤18%,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及时向上级报告,并设置警戒标志限制无关人员靠近化学毒物污染区。4.2.3对化学毒物应采用相应工具收集后置于指定的收纳容器或指定的场所内,然后测定收纳容器外表面及周围的化学毒物含量。达到安全限值以下时向上级报告。4.2.4参与处置的工作人员工作结束后到指定的地点场所进行体表清洁,脱去防护装备和用品,置于指定的容器/包装袋内,进行淋浴,更换干净服装后接受化学毒物剂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_T 3468.7-2013钢材残损检验鉴定规程 第7部分:电工钢板和钢带.pdf
- SC 1054-2002罗氏沼虾.pdf
- SY_T 6687-2013井中-地面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pdf
- SL 173-1996小水电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pdf
- TB 2799-1997电气化铁道谐波电压畸变率计算条件和方法.pdf
- QC_T 80-2011道路车辆—气制动系统用尼龙(聚酰胺)管.pdf
- SNT 1925-2007进出口蜂产品中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 SYT 0047-1999原油处理容器内部阴极保护系统技术规范.pdf
- SJT 10161.6-1991真空橡胶密封平面法兰--托环尺寸.pdf
- QB 1959-1994手用缝纫针.pdf
- SB_T 10967-2013红辣椒干流通规范.pdf
- QX_T 326-2016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指南.pdf
- SN_T 3884-2014国境口岸蜱类携带新布尼亚病毒SYBR Green荧光PCR检测方法.pdf
- QC_T 1091-2017客车空气净化装置技术条件.pdf
- TBT 2769-2008重型轨道车试验方法.pdf
- WS_T 483.17-2016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第17部分:门诊摘要.pdf
- WS 375.6-2012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 第6部分:伤害监测报告.pdf
- SL 477-2010水务统计技术规程.pdf
- SC_T 2004-2014皱纹盘鲍 亲鲍和苗种.pdf
- NY_T 229-2009天然生胶 胶清橡胶.pdf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