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_T 14011-2016页岩气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和预测技术规范.pdf

NB_T 14011-2016页岩气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和预测技术规范.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5010E 11NB备案号:57308—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NB/T 14011—2016页岩气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和预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hale gas seismic data processingand interpretation and prediction2016-12-05发布2017-05-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 14011—2016目次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基础工作地震资料处理6地震解释地震预测综合评价成果图件10地震预测成果检查ZI11成果报告和资料归档参考文献.. NB/T 14011—20165.3.16滤波和增益5.3.16.1合理选择滤波方式和参数,尽可能多地保留地震数据的有效频宽,对数据集进行滤波处理。5.3.16.2应合理选择增益方式和参数,使增益处理后的最终成果数据的有效反射波组特征清楚,有利于地震资科解释和预测。5.4最终成果剖面显示最终成果剖面上应标注有正确的剖面标签,内容通常包括:工区名称。测线名称和测线方向。剖面类别。地震数据采集主要参数。处理流程和基本参数。共中心点(CMP)号、桩号。测线端点坐标(弯曲测线拐点坐标)。速度函数。覆盖次数。地表高程、基准面高程、静校正量曲线。测线交点和过井井号。极性说明。显示比例,数据处理单位和处理系统名称及版本。处理员姓名、检验员姓名。处理日期。通常CMP号、桩号、速度函数,测线交点和过井井号、地表高程、基准面高程、静校正量位于削面上方,覆盖次数位于剖面下方,其他参数集中放在剖面的左边或右边。5.5成果验收与质量评价分级5.5.1成果验收内容成果验收内容主要包括:a)二维地震数据处理最终叠加、偏移成果。b)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最终叠加、偏移成果(按速度控制网格显示)。c)叠加及偏移速度场数据。d)地震数据处理报告(文字和多媒体)。e)成果质量评价。5.5.2成果质量评价分级成果质量评价分级要求如下:a)地震数据处理成果质量评价按合格品、不合格品评价。b)合格品削面应满足:成果剖面上主要勘探目的层波组特征清楚,偏移剖面上地震有效波归位合理,无明显空间假频及影响解释的画弧现象,信噪比和分辨率达到地震解释需要(由于地下地质原因或原始资料质量造成的除外)。8 NB/T 14011—2016c)达不到上述b)所规定的为不合格品。5.6处理成果报告和资料归档5.6.1处理成果报告成果报告编写内容按SY/T5332—2011中第7章的相关规定执行。5.6.2处理资料归档资料归档按SY/T5332-2011中第9章的相关规定执行。6地震解释6.1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地震资料应进行构造解释和成图,按SY/T5481—2009中第4章和第5章及SY/T6749--2009中第5章的相关规定执行。6.2层序地层解释层序地层解释按照SY/T5481—2009中第7章的规定执行。7地震预测7.1正演模拟以测井、构造解释、地层对比为基础,建立页岩正演模型,进行地震正演模拟,分析页岩气地震响应特征,指导地震预测或验证其解释结果。7.2地震响应模式分析综合利用地震资料、测井资料、钻井资料、正演模拟结果,在井点处,对纵波(或横波、转换波)剖面上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页岩特征参数(如总有机碳含量。脆性、裂缝和应力等)变化规律,建立地震响应模式。根据响应模式预测无井区的页岩特征参数变化。7.3地震属性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相对保持振幅的地震资料,提取地震属性,选择反映异常特征敏感的属性,用于页岩特征参数等方面的预测。7.4地震反演7.4.1测井资料预处理地震反演前应对工区内参加反演的测井资料均按照SY/T5481—2009中9.2.3的规定进行归一化处理。7.4.2岩石物理分析地震反演前应对储层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测井和岩石物理分析,建立页岩气特征参数(如6 NB/T 14011—2016总有机碳含量、脆性、裂缝和应力等)与弹性参数的关系。7.4.3叠后地震反演根据地质任务和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反演方法进行波阻抗反演或其他特征参数反演,并提供相应的质量控制图件和成果图件。7.4.4叠前地震反演登前地囊反演要求如下:a)测并资料要求:对收集到的测并解释成果曲线要进行合理性评估,不合理的要进行测并重新解释;反演工区内至少要有一口并有横波测并资科,其余并的横波数据用地区经验公式或者石物理建模方法求取,b)地震资料适应性分析:要对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频带宽度、保真度、偏移距范围和方位角分布情况进行分析。c)叠前反演可行性分析:根据岩石物理分析、模型正演的结果以及叠前地震资料,进行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和叠前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的可行性分析,指导角度叠加和方位角叠加的角度范国。d)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根据地质任务和实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 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