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理环境与大骨节病.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Ⅲ度 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均较前者严重。 (1)患者身材矮小,显著短指畸形;成人患者则手小,掌方。 (2)四肢关节的关节挛缩极为严重,肘、腕、踝、膝关节的活动严重受阻。髋关节屈曲挛缩出现“鸭行步态”,腰部脊柱前凸。 (3)常发生关节内游离的交锁,四肢关节普遍有磨擦音,四肢肌肉高度萎缩。患者劳动能力极度降低,甚至近似残废。 这个分度标准可概括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劳动能力。但各度之间很难截然分开,而且各度之间也不一定是疾病由前一阶段转向后一阶段的连续发展关系,所以这种划分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 大骨节病患者虽以骨软、骨病变为主,但体内许多系统和代谢功能都有变动。在神经系方面,脑电图异常者可占1/2,大部分患者显示神经兴奋性降低。植物神经系的改变亦较明显,大部分患者,胃分泌机能障碍,胃酸减少,并有轻重不同的肝功能障碍。在血液方面,红细胞基本正常,血红蛋白减少,某些患者骨髓细胞的成份也有改变。在微量元素方面,一般患儿的头发中硒显著降低,而发硅、发铁比对照组高。 (四)诱发因子及病因探讨 大骨节病除存在空间分布规律外,在时间上还因环境变化(包括人为和自然引起的变化)而消长,如病情上升,病区扩大;或病情下降,病区缩小,疾病流行消长及致病因子、诱发因子和附加因子的活跃或消退有关。 1.大骨节病的诱发因子 (1)气候是大骨节病发病的诱发因子 寒冷、潮湿和天气 剧变时,病人表现出疼痛加重、活动障碍。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两季多发,夏季少发。 许多民谚都生动地反映这一点:在西北地区有“草死(秋)草活(春),拐子(大骨节病人)遭殃”,“二八月出拐子”:在东北地区有“桃花开,冰解冻,大骨节病要发动”。苏联病区永久冻土层厚度及大骨节病患病率呈显著正相关,这是及寒冷刺激引起反射性血管障碍有关。通常阴坡病区的患病率高于阳坡病区,这是由于阴坡潮湿,阳光缺乏所致。在潮湿年份常常出现流行爆发。 (2)森林开发,植被演变可能导致大骨节病消长 东北东部山地地带性植被是红松阔叶混交林,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植被退化演变为次生桦杨林和柞树林。通常在开发较晚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地区大骨节病病情较重,开发较早的柞树林地区病情较轻或不发病。辽宁省比吉林省开发早,大骨节病比较轻。 现在为健康区的辽宁省宽甸县在历史上大骨节病猖獗,1930 年《抚松县志》记载:“且居此森林所生之人每患沈溺重腿之疾,手足踝节大,腿蹒跚??在四五十年前,宽甸、桓仁、通化诸县,凡森林密茂之地,居民多患此病。今宽桓各地老树既无,斯病亦少,是其验也”。大骨节病消退可能是某种树木(其枯枝落叶腐败分解形成致病物质)在植被演变中消失的缘故。1927 年《辉南县志》记载:“山中楸叶殒落溪中,性最毒烈,服食久之,人多手指粗肿,筋骨拘,股臂弓曲”。 (3)饮水水源和食物改变可引起大骨节病蔓延 松嫩平原一些村屯,由于种种原因,将饮水水源改为深井(50~100 多米深,含水层为湖沼相沉积地层),大骨节病发病率随之上升,并且有新发病区出现。最明显的可以吉林省乾安县一些村屯为例,那里原来是氟中毒地区,1964 年打深井预防氟中毒,虽氟中毒有所减轻,但于1972 年前后却出现前所未有的大骨节病。 陕西省土制锅巴盐,“南山吃了不长瘿(地方甲状腺肿),北山吃了不拐腿(大骨节病)”,于1952 年停产后,代之供应精制食盐,曾一度引起10 个县大骨节病蔓延。近十年来陕西省有些城市也出现大骨节病蔓延趋势,“柳拐子下山进城”。陕西省地方病防治所认为本病蔓延的主要原因是粮食种类及其比例发生变化所致。此外,前苏联远东赤塔州由于防治措施中辍,疾病在发展,病区在扩大,1968 年大骨节病检出率比1957~1960 年高1 倍以上。 (4)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环境卫生条件改善,贯彻综合预防措施等,大骨节病随之自然消退 前苏联和我国东北尤为明显。自解放以来,东北大部分病区的大骨节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发病年龄推迟,重型病人(Ⅱ、Ⅲ度病人)不易见到。前苏联由于大骨节病自然消退,对此病的研究热情一落千丈。 综上所述,大骨节病致病因子一定存在于环境之中,然而致病因子究竟为何物?何处?一直争论不休,悬而未决。 2.大骨节病的病因学说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学说,值得重视的有下述几种。 (1)生物地球化学学说 认为本病是矿物质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于患区的土壤、水及植物中某些元素缺少、过多或比例失调所致。 ①硫酸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