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体验·颖悟.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验·颖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作者的“体验感悟”,达到读与说的互动。 2.初步懂得什么是“体验感悟”,了解体验感悟与一般感受的不同,寻求个体生命的独特感悟。 3.写一篇亲身体验的游记,在写作中,注重体现对景物的个性化的体验与颖悟。 4.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自然生活中富有感悟的景致、画面。要懂得感知、理解、赞扬并达到能够创造它们,给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评价任务】 1.评价本单元作者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2.了解体验感悟与一般感受的不同,寻求个体生命的独特感悟。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组内收集的最富有感悟的写景的诗歌,或者写景散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其中感悟。 4.写一篇游记,在游记写作中,体现对景物的个性化的体验与颖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本单元的选文大多是写人生体验和感悟的,能在对景物、事物的观照中,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感悟到一种道理或升华出一种境界。 一、区分感悟与感受: 感悟不同于“感受”,它比简单的“受到影响或接受”要深刻得多:“感悟”的前提是“感受”,其结果却是“彻悟”。所以,我们就不能只是片面地写我们对具体“自然景物”的“感受”,而一定还要从对具体“自然景物”的“感受”中得到某种“彻悟”并把这种“彻悟”表现出来。 1.比如,花开花落: 当它含苞欲放时,你能感受到花朵的勃勃生机,从而感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绚丽灿烂时,你会联想到人生的美丽,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随风飘落时你会联想生命的奉献,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 2.认真阅读第二板块“个体生命的体验颖悟”有关雨的片段,及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第二段文字。根据提示信息,再次深入了解感受与感悟的不同,认识“体验与颖悟”。 小结:体验与感悟都是一种独特的发现,贵在个体生命经验和人生阅历的融入;而感受只是基本的生理反应和共性化、流于肤浅的认识。 二、追古人,了解诗词文章中作者的体验颖悟。 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言文) 读《游褒禅山记》的译文,跟着作者游褒禅山,读“简评”得到人生的感悟。 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作者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告诉人们下结论之前要进行亲身实践,不能人云亦云。 在诗歌的国度里。有一些诗因富含深刻的哲理而流传千古,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人们很小就耳熟能详。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说理诗,但是它十分生动有趣。苏轼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陷在某个具体的环境或事件之中,不能摆脱出来, 那就无法全面、客观地去认识这个环境和事件的真相,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和 主观性。 小结:文不论诗歌还是文章,只有赋予它们灵魂,才能使文章更有生命力。统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诗人、词人,大多数都是在亲身的实践和经历中主动思考,积极领悟,才得出了超出常人思想的见解,写出的作品才充满独特的体验与颖悟。 三、读课文,了解本单元作者的体验与感悟。(结合写作背景) 1.《岳阳楼记》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景物:画面壮阔,湖水浩淼,内心的豁达,富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2.《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景物壮阔,意境深远,却无限悲痛,无限凄凉,又有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 3.《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刬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 表面上写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说自己人生道路充满坎坷障碍。 4.《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者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雄伟,借渡船、钓鱼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积极用世、渴望引荐的愿望。 5.《游岳阳楼记》 游之日,风和日丽……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近来又遭知已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本

文档评论(0)

189****0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