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第六课 诗情画意.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课 诗情画意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树、石、云、瀑布的画法,体会山水画的意境。   难点: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创作具有意境美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2.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初步掌握诗意画的创作步骤与画面意境的处理方法。   3.通过诗意画的创作练习,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山水画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节奏感不同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一段古琴音乐,组织课堂教学。演示古代山水名家的精品范画,教师简要地介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生平,使学生对作品有较详细的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提示学生思考: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有哪些不同?分别表达出怎样的意境?   2.深入教学。   (1)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音乐,配上诗朗诵,朗诵内容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感受诗词中山河雄伟的气势。   (2)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的意识,分别从绘画角度、历史背景角度、文化角度、作者的生平或创作心理角度进行欣赏。   (3)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在创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各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诗情画意?   (4)组织学生分析:现代山水画的着色与古代山水画相比有哪些较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教师归纳总结。   3.布置作业。   让学生归纳出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在表达意境方面的不同之处。   4.课堂延伸。   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山水画作品,体会不同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意境。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宣纸、国画颜料等工具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毛笔、墨、宣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回顾第一节课的内容,教师提示:创作优美的山水画必须先掌握山水画基本要素的画法。   (2)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树,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树的基本结构——由干、枝、叶组成,引出本课内容——树的画法。   2.深入教学。   (1)要求学生根据演示中对树的认识,结合生活中关于树的印象,用笔墨的形式把树表现出来。   (2)教师展示关于如何画树的教学挂图,使学生对于树的结构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3)教师从用笔、用墨、勾线、画枝、添叶、渲染等步骤详细讲解并逐步示范,使学生对树的画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4)讲解树枝的画法,树枝一般可分为鹿角枝和蟹爪枝,并说明鹿角枝和蟹爪枝各适合于表现哪些树。   (5)讲解树叶的画法,树叶一般可分为夹叶和点叶,并说明夹叶和点叶各适合于哪些树。   (6)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布置作业。 综合运用画树的知识,观察自然界中树的样子,画出一棵树。   4.课堂延伸。   收集古今山水画名家作品,观摩其中树的画法。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宣纸、中国画颜料等工具材料   (教师)关于山石画法的课件、毛笔、墨、宣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展示名山的风景图片,分为北方的山和南方的山两大类,请学生分析这两类山有何不同。   (2)教师画一山石,加以皴、染,请学生观察,山石就是山的模型,而山就是由山石组成的。引出本课内容——山石的画法。   2.深入教学。   (1)鼓励学生画出石的造型,根据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强调说明石的造型是不规则的,用笔应挺劲有力,用墨应干湿结合。教师边讲解,边做示范,让学生观摹。   (2)请学生讨论回答:北方的山与南方的山有何不同?创作时应如何去表现这些特点?   (3)教师作出总结:北方的山宏伟、雄奇、险峻,适合用斧劈皴表现,而南方的山多秀丽、平缓,适合用披麻皴表现,并分别就这两种皴法逐一作出示范。   (4)再次展示这两类山的图片,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清晰的认识。   (5)要求学生进行画石的练习,并分别用斧劈皴和披麻皴表现,体会这两种皴法所表现出的意境。   (6)教师示范,用色、墨结合的方法给皴好的山石染上颜色。   3.布置作业。   用色、墨结合的方法表现山石。   4.课堂延伸。   有条件的地区,让学生对着周围的山、石进行写生。   第四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录像、挂图、背景音乐、毛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播放背景音乐,放映表现黄山云雾的录像,请学生留意观察并说说各自的感受。   (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