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崇礼博物散记从大境门西太平山顶向西俯瞰到的长城。刘华杰摄 为何叫太子城?这里有城吗?哪个太子?学界早先推断,它 曾经是辽代的一个小城。然而,经过三年考古发掘,结果证明太 子城属于金代。金代物质文化我们接触得不多,但是通过山西稷 山马村段氏仿木构砖雕墓,可以多少感知金代建筑、雕刻、戏曲 艺术之发达。 那么距离燕京不远的这座金代太子城呢? 负责发掘工作的黄信先生在《光明日报》和《考古》发文叙 述了发掘过程及得出的结论一一出土遗物包括各类泥质灰陶砖 瓦、鹏吻、嫔伽、凤鸟、脊兽等建筑构件,做工一般,有的还显 粗糙。另有部分绿釉建筑构件、铁鸣镉、铁痍藜、铜帽铁钉、铜 包角、瓷器、鎏金铜龙形饰、铜钱等,青砖上多戳印“内” “宫” “官”字,部分骋吻上刻“七尺五地” “天字三尺”等。 除此之外,太子城遗址发掘中,从一口井里意外找到一个不 很大的“铜坐龙”(或“铜坐狼”),非常精致,大约是马车上的 装饰物。 从发掘结果看,整个太子城遗址的特点是等级高、规模小。 基本可以确定太子城遗址时代为金代中后期(1161—1234),功 能是皇家行宫。为何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建行宫?专家认为,太子 城与金朝皇帝夏季的渔猎活动相关。 自古“商路即戏路”。位于张库大道上的崇礼也不例外。在 崇礼的啕南营村,留有一座漂亮的砖木结构古戏楼。戏楼建于清 光绪年间,坐东朝西,飞檐高耸,造型别致,目前保存尚好。 当年,戏楼唱些什么曲儿? “塞外地形纸上录,哪是山哪是 水哪是通路,一处一处都清楚。”这是《日月图》中的唱词。 张家口有一首小曲《盼夫归》:“菊花儿开开,勒勒车来来。 妈妈抱孩怀怀,爹爹挣钱揣揣。”勒勒车即老信车,一种拉货的 牛车。 那些“走草地”的汉子们,大概不会细致琢磨歌词传达的伤 感。劳累旅途的夜晚,汉子们重点是要找点乐儿,唱什么也许不 重要,关键的是大家能聚在一起,顺便接受一点儿商业伦理、社 会规范、历史典故教育。 戏台已有上百年历史,太子城至少有860年的历史,崇礼的 故事可追溯千年。 草木与山峦相得益彰 河北崇礼与北京延庆的野生植物连续过渡,许多种是共有 的。 但在崇礼,欣赏高山植物变得更加容易。一是这里没有保护 区的限制,二是多数山坡相对平缓,且道路网络发达,抵达任何 一处都不是特别困难。 崇礼野花甚多,哪一种最能代表崇礼? 那我认为,非毛葭科非常美丽的冀北翠雀花莫属。2016年8 月,因我所著的《崇礼野花》快要下厂印制,再次来到崇礼,核 实人工改造过的山坡在大雨过后的表现,顺便到崇礼狮子沟乡的 一个山沟看看。在山沟里,我见到毛葭科翠雀属一个以前没有见 过的种类,其学名的“种加词”用的是“西湾子”,指的就是崇 礼的主城区西湾子。而这种花,正是冀北翠雀花。冀北翠雀花的 特点是茎粗壮、上部多分支,花瓣狭长并前伸。其模式标本1862 年9月采集于崇礼,采集人是大名鼎鼎的谭卫道。琪桐、麋鹿、 大熊猫都与他有关。 崇礼干旱的山坡上,另一种非常特别但完全不引人注意的菊 科植物一一山蒿。此植物在当地生态系统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冀 北翠雀花数量极少,而山蒿满山头都是。能欣赏山蒿的人不多, 这需要历史、植物、生态认知的勾连。 蔷薇科榆叶梅在华北地区不算什么稀罕植物,到处都有栽 培,野生的也见过许多。尽管它不丑,看多了也不会在意。但在 崇礼的“人头山”上,沿废弃的长城生长的大片榆叶梅还是震撼 了我,它是那样柔美,与山峦配合得恰到好处。那是我第一次感 觉到普通的榆叶梅可以如此神圣,我决定把此线路推荐给朋友, 让他们在恰当的时候专程来欣赏榆叶梅。一种植物美不美,没有 绝对的标准,要看它与环境与欣赏者具体条件的关系。 说说“哲学”与“博物” 最近十多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是试图复兴博物学文化。简 单说是从博物的视角重新看待一切,比如重写历史、重新评判文 明演化,鼓励人们通过“博物+”将博物要素融入自己的生活和 事业。针对的是“现代性”顽疾、天人系统的可持续生存难题。 我深知任务艰巨,不是发几篇文章能解决的。 而书写崇礼,是我倡导的博物学行动的一部分,一个小小的 实例,跟之前写《勘海植物记》《青山草木》意思一样。虽然个 人水平有限,仅对植物稍有点经验,但必须做出若干例子,竖一 些靶子,人们才好理解复兴博物学想干什么、如何操作。 除了实践探索之外,我也在思考一些理论问题。比如博物学 与科学的关系怎样?哲学工作者为何关注如此感性的博物过 程? 之前我列举哲学家中有一批人关心过博物学,比如老子、庄 子、朱熹、亚里士多德、塞奥弗拉斯特、F.培根、J.洛克、卢梭、 康德、歌德、利奥波德、罗蒂等。但总是觉得勉强。因为通常人 们认为哲学是抽象的学问,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而其他学科或 事物是形而下的。 但是,最近我对哲学有一个新看法,反对形而上形而下的划 分。笼统讲,哲学是“爱智慧”。首先要注意“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