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方 五苓散验案集 一、蓄水 俞长荣医案:一程姓病人 证见高热口渴 谵语不眠 小便短赤 脉浮洪 连给大剂人参 白虎汤三剂 不但证状元减 口渴反而增剧 我素遵家训(家父酬胃:伤寒方治病效若样鼓 但 用之不当 祸亦不浅 凡伤寒用药逾三剂而病不减者 就要退让高明 万勿固执己见 贻误病人 先祖有 “伤寒不过三”遗训) 因此向病家告辞 请其改延他医 可是病家苦苦挽留 诚恳之情 又使我难以推却 正踌躇间 恰病者邻居程某来访 谓:他不知医理 但闻乡前辈某曾治一病人 口渴喜热饮 后用桂附之类云云 我猛然大悟 急问病者 喜热饮否?答道:喜热饮 虽至手不可 近 亦一饮而尽 再细察其舌 质红无苔而滑 因思:脉浮洪 发热 虽似白虎证 但口渴喜热 饮实非白虎汤所宜 此乃无根之火上浮 故口渴喜热 舌红而滑;虚火扰及神明 故谵语 火不 归位 膀胱气化失职 故小便短赤 当按膀胱蓄水证治之 选用五苓散改汤剂 桂枝用肉桂以引 火归元(每剂用桂八分研末 分两次冲服) 仅两剂 热退口和 小便清利 后调理半月复元 按语;辨证眼目为渴喜热饮、舌滑 为太阳膀胱蓄水 津凝不滋所致 与五苓散化气行水 津布则口和热退而病愈 二、水逆 江应宿医案;一仆人 19岁 患伤寒发热 饮食下咽 少顷尽吐 喜饮凉水 入咽亦吐 号叫 不定 脉洪大浮滑 此水逆证 投五苓散而愈 按语:本案乃蓄水之重证 水蓄于下 膀胱气化功能失职 水饮内停 气不布律 津液不能 敷布于口 故渴欲饮水 然而内停之水饮较重 上千胃腑 胃失和降 故所饮之水 必拒而不受 以致水入则吐 而吐后仍然渴饮 于是饮水而渴不解 呕吐而水饮不除 大论谓之 “水逆” 乃 蓄水之严重者 可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以治其本 三、消渴(尿崩症) 李克绍医案:王某 男 7岁 1975年7月13 日就诊 患儿多饮多尿 在当地医院检查尿 比重为1、007 诊断为 “尿崩症” 治疗无效 诊见神色、脉象无异常 惟舌色淡有白滑苔 像 刷一层薄薄不匀的浆糊似的 因思此证可能是水饮内结 阻碍津液的输布 所以才渴欲饮水 饮不解渴 其多尿只是多饮所致 属于诱导性 能使不褐少饮 尿量自会减少 因与五苓散方: 白术12克 茯苓9克 泽泻6克 桂枝6克 猪苓s克 水煎 按语:舌苔白滑是辨识水气内停的一个主要特征 水气内停 滓液不布 则见口渴 饮多 则溲亦多 临床要审时度势 紧抓主证 不可坐等小便不利、发热之证俱全 才施以五苓散治疗 当然 如果消渴见舌红少苔 脉细数者 则为阴律亏虚 本方又当为禁用之列 四、失音 刘渡舟医案:碧某 女 1987年 10月26 日就诊 病失音四个多月 已到了不能言语的 程度 而由其家人代诉病情 曾服用大量滋阴清热之品及西药 均末获效 患者音哑无声.咽喉 憋塞 口渴欲饮 头目眩晕 间其大便尚调 惟排溺不利 色白而不黄 切其脉沉 视其舌则淡嫩 苔水而滑 治须温阳下气 上利咽喉 伐水消阴 下利小便.方用五苓散为最宜 茯苓30克 猪 苓15克 泽泻16克 白术10克 桂枝10克 服药5剂 咽喉憋闷大减 多年小便不解症状亦除 惟有鼻塞为甚 嗅觉不敏 于上方加麻 黄o.5克 续服3剂 病愈 从此未见复发 按语:此水气不化 津液不行 阳气不能温照 阴气上蔽咽喉之证 夫津液者 可滋润官窍 今水蓄而不化津 则有凝必有缺.是以咽干、口渴欲饮、小便不利迭现 水为阴邪 头为诸阳 之会 阴水上凌 则头目眩晕 舌脉之象 亦皆为阴凝不化之证 前医不识 见有咽干口渴 以为 肺胃律液不足 妄投甘寒滋柔之品 反助阴伐阳 使水凝不去 须用五苔散温阳化气 上利咽喉 下通小便 待水化律布而病愈 五、呃逆 彭国钧医案:范某某 男 46岁 患呃逆5天 伴口吐清水 腹胀满 小便不利曾在当地 服中药丁香柿蒂散数剂而不能止 于1987年4月2 日来我院中医门诊求治证见面白 精神疲 倦乏力 头晕 不喜言语 呃声沉缓有力 时时欲吐 腹部胀 烦躁不知所就 舌淡、苔白 脉浮 弦 证届水饮寒邪 阻遏中焦 胃失和降 气机逆乱 仿《伤寒论》:“伤寒 呃而腹满 视其前后 知何部不利 利之即愈 ”遂予以五苓散加良姜 服2剂 诸症悉除 按语:中焦本寒 又加水饮停滞 胃气失和 致发呃逆 故用五苓散温化水饮 加良姜以温 胃散寒 寒饮一去 胃气和降 呃逆自止 六、癫痫 刘景棋医案:陈某某 男 45岁 1979年7月20 日初诊 患癫痫已三年 为受惊后而起 最 初每月数发 近半年来每天发作 发则不省人事 惊叫抽搐 项背强直 口吐涎沫 每次发作约 持续八至十二分钟 屡用西药 未能控制 口渴自汗 苔薄白 脉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