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_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音乐_华夏音乐之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设计 课题:华夏音乐之光? 课型:音乐鉴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古琴、琵琶等乐器 教学方法:情境法、欣赏法、练习法、对比法 学习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体会古人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了解热爱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了解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并能学唱琴曲《阳关三叠》,体会古人对友情的表达方式。 3、了解古琴的形制、相关音乐与典故以及古琴的寓意。 重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厚重的人文内涵,学唱琴曲《阳关三叠》,体会古人对友情的表达方式。? 难点:聆听《酒狂》和《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古乐编钟问题:视频当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二:新授: 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当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的打击乐器,它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视频中的这套曾侯乙编钟形体巨大,这么大的乐器普通人家里能不能放得下啊? 编钟是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专用的一种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只有王侯和贵族才可以拥有,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 曾侯乙墓出土的所有乐器,八音俱全,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音乐是圣洁的,创造音乐就要和谐的使用“八音”,因此就产生了大规模的钟磬等“八音之乐”。 什么是八音呢?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题——华夏音乐之光。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八音? 都是哪八类材料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埙——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幽怨、悲凄、哀婉,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 柷——汉代打击乐器,最早是用来盛粮食,后来用于器乐演奏中,在乐曲开始,用木棒击奏。 一起总结有哪八类材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乐器一起发声会是一种什么效果呢?接下来要欣赏的这首乐曲,它的创作是来源于曾侯乙墓出土的各种乐器。在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创作了《编钟乐舞》,用歌、乐、鼓、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十件古乐器仿制品同台演奏。八音和鸣,重奏千古绝唱。请欣赏《编钟乐舞》。 (播放《编钟乐舞》) 刚才我们欣赏了由金类乐器编钟领衔演奏的令人震撼的音乐,下面通过一个历史典故的视频,我们一起来领略丝类乐器的风采。 这是什么历史典故?诸葛亮弹的这个琴大家认识吗? 古琴为什么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荣誉呢?是因为它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古琴从形制上体现了古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结构:额、颈、肩、腰、尾、足 1、琴身——由整块木板制造,琴面为弧形,代表天,背面是平的,代表地,有天圆地方之说。 2、十三个琴徽——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 3、两个音槽——分别叫做龙池和凤沼。 4、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5、最初有五根琴弦,后来周文王加了一根为六弦琴,再后来周武王又加了一根成为七弦琴,因此就有了“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诗句。 6、七弦琴代表的寓意:金、木、水、火、土,天、地 在古代,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欢弹琴唱歌,自娱自乐。弹琴不仅是借音乐抒发情感的方式,也是一个人与天地万物对话的过程,一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古琴的琴韵。 我来教大家几个简单的演奏方法: 古琴使用的是——减字谱,右:中指(勾),草字头:散音。左:名(夕),绰: 演示:夕十绰勾四,教念一遍,先示范弹,找学生上来弹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学习一下。 既然古人喜欢自弹自唱,和乐而歌,接下来我也为大家弹唱一曲。 (自弹自唱《阳关三叠》) 这首歌的歌词大家熟悉吗? 展示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内容 作者是谁?——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 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都知道唐代诗歌很著名,唐代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峰期,而歌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艺术之一。 琴歌——是我国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是附有唱词的琴曲。古代的歌,多以琴为伴,演唱者随琴声轻吟低唱,曲调多吟诵性。 刚才我给大家弹唱的就是由《送元二使安西》改编的一首著名的琴歌,叫《阳关三叠》。 为什么又叫阳关三叠呢? 因为诗句当中提到了阳关这个地名,而且同一曲调反复演唱三次,所以就叫《阳关三叠》。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唱这首琴歌的前四句。 (教唱《阳关三叠》) 大家唱的很有韵味,学会了琴歌,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古琴独奏曲《酒狂》,从字面意思怎么来理解?——喝醉了酒发酒疯。 那么这个“借酒佯狂”的人是谁? 相传是魏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