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美术_《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播放一段山水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 1.播放山水动画视频,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2.问:视频中的景色美不美?(美) 3.这些美丽的景色都是用相机来记录的,在相机发明之前人们是怎样来记录景物的呢?(绘画) 4. 中西方绘画在表现景色上有哪些异同呢?(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二、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学情,快速掌握本班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未知程度,为接下来的教学作铺垫。) 师:通过观察屏幕上的这四幅图片你能发现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不同吗?它们给你怎样的第一印象呢? 生:(各抒己见,最后总结) 1.中国山水画不如西方风景画色彩丰富(色彩) 2.中国山水画没有西方风景画塑造结实、有立体感(表现手法) 3.中国山水画与真山真水差距很大,西方风景画与真山真水很相像(表现形式、审美追求)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了解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异同。)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色彩 表现方法 表现形式 (表格可以很直观的向学生出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色彩效果 淡雅 丰富多彩 色彩的 追求 以墨为主、 以色为辅 注重色彩的真实性 三、分组合作探究(时间2分钟):第一场:色彩的比较 (小组合作,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师:我们先来看色彩的比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我给大家选的这四幅作品在色彩的追求和色彩的效果方面有什么不同,完成下面的表格,大家要注意这两点: 1.每组派一位代表来阐述本组观点 2.语言要简练 生:… …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色彩的追求 淡雅 丰富多彩 色彩的效果 点到为止、以墨为主、以色为辅 注重色彩的真实再现 四、第二场:表现方法---------空间观念比较的探究: 1.空间观念的比较: 师: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形象的描述了中国山水画在表现空间方面的特点:“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什么意思啊,同学们,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 总结出:中国画家从不固定一个点来静止地观察和描绘自然山水,而是如观看盆景中的假山一样,从各个角度“游动的”观看欣赏。因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是“搜尽奇峰打草稿”(清.石涛) 2.焦点透视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家和雕塑家勃鲁奈斯契发明了“焦点透视法”。 其原理,将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笔将其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绘画。 3.分析《富春山居图》和《乡间村道》的游走观察和固定观察理解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 师:《富春山居图》是一幅长卷,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老师临摹的这幅作品,请来两位同学,这么多的景色,这样一个长卷无疑是需要“游动的”来观赏的,那位同学来欣赏下这幅作品? 生:找同学欣赏 总结:这种有多个视点,需要游走观察的透视方法我们称之为“散点透视”。 师:相比较来说下面这幅霍贝玛的《乡间村道》作为“焦点透视”的代表作,我们来看一下它都有哪些透视关系在里面呢?(树木近大远小、马路近宽远窄,有一个焦点)谁再来举一些生活中焦点透视的例子呢? 生:马路、建筑…… 4.山水画“三远法” 师: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这样一段话: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下面我们来理解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生:…… 5.争当小演员。 (进一步理解三远法) 师:如果你是画家你是站在哪个角度作画的呢?表演给同学们看,生:借助道具来表演作画角度(提示学生可以借助教室内的物品或同学的远近来分析) 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巅,从下面向上仰视,才觉得高远,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 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山水重叠曲折的纵深感觉的表现。如游客观览,从山前转到山后,边走边看。为了突出一个隐字,作者以S形的连续取势,从山前转到山后。 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要画出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让人产生平野渺远之感。反映的是一种平视的境界。 6.小结空间比较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透视方法 散点透视 (三远法) 焦点透视 7.笔法-----------皴法 师:除了空间观念不同,中国画的笔法也很特别,叫做皴法。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几种皴法,大家先来看斧劈皴和披麻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生:斧劈皴像用斧子劈下来的一样,披麻皴像披麻一样。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斧劈皴是怎样画的,接下来看披麻皴。除此之外,还有好多种皴法,大家来看一下。时间关系,关于皴法,我们就了解这么多,如果感兴趣,大家课后可以多了解一些。 五、第三场:表现形式的探究: 1.通过欣赏风景画《从主花园眺望索尔兹伯里大教堂》和索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