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六义的理解.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诗经六义的理解 (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 谓《诗经》中的 “六义”,即是指 “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 “赋、比、兴”三种表现 手法。 (二)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郑樵云: “风土 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具见《通志序》)《风》包括 15 部分,大部分 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 “十五国风”共 160 篇。《雅》分为《小雅》(74 篇)和《大 雅》(31 篇),是宫廷乐歌,共 105 篇。《颂》包括 《周颂》(31 篇),《鲁颂》(4 篇),和 《商 颂》(5 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 40 篇。 (1)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 “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 “国风” 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 主义特色,其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韵,富有节奏感 和音乐感。同时多处出现章节的复叠,有一唱三叹的艺术美感,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2 )“雅”是 “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 “夏”,“雅”和 “夏”古代通用。雅又 有 “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朱 熹 《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 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 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3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说:“颂 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 “颂之声较 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4 )“赋”按朱熹 《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 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 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5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 “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 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 《鹤 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 “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6 )“兴”用朱熹的解释,是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 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兴”字的本义是 “起”,因此又多称为 “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有的只是 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有的 “兴”又兼有了比 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如 《桃夭》一诗,开头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 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三)风、雅、颂与赋、比、兴被统称为《诗经》的“六义” ,成为《诗经》最具代表性的 六个特点。“风雅”和“ 比兴”更成为《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代称。 二、孟子的文学理论主张 (一)孟子是儒门亚圣,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他的“仁政思想”和“性善论”等对后世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孟 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 (二)文学理论主张 1、“知言”“养气”说 引自“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是孟子的著名学说。“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他能判断譬言、淫言、邪言、遁言四 种不正当言辞的错误实质之所在。所谓 “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功夫,孟子所说的 “养吾浩然之气”是要有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他需要长期坚持正义活动,长期进行艰 苦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至大至刚。它表现出了孟子关于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虽然孟子的 “养气”说不是直接谈论文艺问题的,同时也没有交代 “养气”与 “知言”二者之间的关系, 但是我们从他的话里面可以体会到 “知言”的能力,是深深扎根于 “养气”之中的。人们的 道德修养和思想认识提高了,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了,辨别言辞实质的能力也就自然而染地提 高了,同时浩然之气越充沛,言辞也就越理直气壮。因此有 “知言”“养气”说就必然发展 为 “立言”“养气”说,也就是说要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