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2
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比较分析
一、导论
(一)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研究
刘涛(2001)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变速度、方向和产业结构效益了研究。吴木旺、查良松(2005)以安徽省各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安徽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后进行了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综合评价。刘耀彬,王启仿(2005)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揭示产业结构效益、产业结构转换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李百岁,宝音(2005)利用乌兰察布市历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转换效益、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分析,并为今后乌兰察布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赫荣亮,宋焕斌(2006)对辽宁省各城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辽宁省产业结构转换的影响因素。詹玉萍,于淑艳(2007)对辽宁省各市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大连最好,但其转换速度最低。并研究大连产业结构转换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转换速度、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的对策。余际,梁武波(2007)依据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各市的产业结构转换、产业结构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非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牛青杨(2009)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效益、产业结构变化速度3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全国各省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了全国各省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其原因,并以此给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高志刚,祁丽霞(2009)分析了我国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和方向。苏建军(2011)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08年的山西省各地级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了分析。张丽丽,何跃(2011)用主成分法对四川省1991—2008年产业结构数据进行了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分析,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为在工业化进行期,增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关键是提高第二产业的相对比重,操之过急的发展第三产业会削弱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吴富象,朱蕾(2011)分析了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转换的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嵌入作用突出。
(二)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和方法
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一个结构的过程,一定的经济增长阶段与一定的产业结构相对应。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变动升级,产业结构也对经济增长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实施以发展沿海地区为主的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自此西部地区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
西部民族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地域辽阔,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地理、历史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产业结构虽经过了一系列调整,但仍然不合理,结构效应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下。因而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快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方法,结合定性的分析,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合理性进行判断,并对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速度以及转换方向进行研究和比较。因而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第一,有助于深化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的认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第二,对其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和现状进行合理性判断。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方法的选择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条件。是否具备良好的转换能力,反映了该地区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和潜力,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因素很多,一切影响生产要素和部门生产条件的因素,最终不同程度地影响产业结构及其转换。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需求因素、供求因素、产业结构现有水平等因素。
供给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积累能力。技术创新能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原动力。地区的创新能力越强,产业结构的转换动力就越大。高的积累能力为产业结构的转换提供了空间。
从需求角度看,地区的需求拉力、需求层次等需求因素拉动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消费层次越高,消费结构变化的越快,对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越大。
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来看,任何一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和转换都是在前一阶段产业结构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产业结构现状本身也是影响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现有的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结构优化程度将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任何一个单一的指标不可能全面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因此,要从整体上衡量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应选择多个指标综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