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蚕 病 学 绪 言 第一章 概 论 第二章 病毒病 第三章 细菌病 第四章 真菌病 第五章 原生动物病 第六章 节肢动物病 第七章 中毒症 第八章 消 毒 第九章 综合防治 一 蚕病研究概况 1 病原研究 1870年法国L.巴斯德创立母蛾检验法; 1901 卒倒病(细菌病)的研究 1950年代——僵病、NPV、CPV; 1960年代——病毒发生的研究; 1967年,日本发现DNV,我国1980年发现。 1970’末~1980’—病毒超微结构、核酸类型、病毒离体培养等 1990年代,家蚕微粒子病流行学研究。 21世纪,家蚕病原微生物基因组研究。 2 致病机理研究 两方面: 病原微生物对蚕的作用; 蚕体自身的防御功能; 3 蚕病防治的应用理论研究 蚕室蚕具消毒剂:“漂白粉”等。 治疗药剂:“氯霉素”、“灭蚕蝇”等。 微粒子病化学治疗:如防微灵。 血清学诊断技术:早期诊断。 1980年代DNV血清学诊断;微粒子病血清学诊断; 近年来开展的PCR诊断技术研究等。但均未实用化。 4 蚕病防治现状 2005年6月环江大才乡同进村内岩屯大规模发生的脓病 蚕沙乱倒乱放 广西桑枝乱堆乱放 桑枝烂茧乱堆乱放 象州使用过蚕网蚕具乱放 2005年10月宜州发生大面积的桑螟危害 2005年10月环江发生大面积桑里白粉病危害 4 蚕病防治现状 环境污染对养蚕生产的威胁日趋严重? 家蚕微粒子病依然是蚕种制造的威胁! 血液型脓病流行较为广泛。 蚕病防治需要新思维和新技术。 一)传染性蚕病之家蚕病毒病 主要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NPV) 质型多角体病毒(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CPV) 浓核病病毒(Den-sonucleosis virus, DNV) 软化病病毒( Flacherie virus, FV) 一)传染性蚕病之家蚕病毒病1、病毒病(1)核型多角体病 体腔型脓病、肥公、薄皮脓、浮、拖水白 2005年7月宜州石别镇土桥村土桥屯大规模发生血液型脓病 (2)质型多角体病 中肠型脓病、“白口仔”、通身、通头、厚皮脓 中肠型脓病 夏秋蚕期发生较多,经口侵入中肠。 病蚕发育缓慢,体躯瘦小,呆滞,体色略带乳白,常排出带乳白色的软粪,而后陆续死亡。从感染到发病约 6~10日。 第三造占蚕发病总数的46-64%蚕病为CPV病; 中肠型脓病 农村俗称“通头”、“通身”或“白口仔”的病蚕中,质型多角体病约占75%,其余25%为软化病及其他并发症(CPV+FVDNV)等。 病蚕的三个发病时期:病变由“通头”而“通身”(开始中肠前部无桑叶片,胸部透明,而后整个中肠很少叶片,全身透明),由“通身”而“白口”(皮肤灰白无光泽,体躯稍萎缩)。 群体表现为发育缓慢,大小不齐,甚至龄期有差异,食桑与行动不活泼,体色灰暗等。 2005年6月宜州北山乡大楼村大规模发生中肠型脓病 家蚕CPV病防治 蚕大食前以消毒防病和饱食为主,大眠后以饱食防热焗为主,白口仔病即可控制。 ①严格做好养蚕前、饲育中和结束后的消毒工作,及时消除病蚕、弱蚕和迟蚕,防止混育感染。 ②选桑育壮小蚕,让蚕儿食饱、食好,防止饥饿。干燥天气桑叶要添水喂蚕,增强蚕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③严防高温焗热,力求蚕房阴凉通爽,做到疏放,低放,少放,分散精养。 ④饱食就眠,起蚕及时放桑。 (3)浓核病 急性软化病、“白口仔”、“黄狗”、“假熟蚕”、通身、通头 2005年6月宜州太平乡山湾村寺背屯大规模发生的铁蚕 浓核病蚕 认识发病规律 ,提出防治措施 传染来源→传染途径→蚕体质→环境 严格消毒,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 严格分批、提青,防止蚕座感染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 选用抗病力强的蚕品种 其他 二)传染性蚕病之家蚕细 菌 病 已描述并研究得较深入的病原细菌有100多种。寄生家蚕的细菌有大杆菌(苏芸金杆菌,卒倒菌和蜡螟杆菌);短杆菌(沙雷铁氏菌和气单孢杆菌)和链球菌等。 许多重要的杀虫细菌都集中在芽孢杆菌科,其中最主要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简称B.t.),自1901年石渡首次从患病的家蚕发现该病原菌以来,它已成为当今研究最多,用量最大的杀虫细菌。 2、细菌病(1)细菌性败血病(烂芋荚) (2)细菌性中毒病 家蚕卒倒菌 据估计,B.t.对大约300多种的鳞翅目害虫敏感。即杀虫范围广, 杀虫速度快,但不易形成流行病。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蚕区B.t.菌的空间密度会增大 。 B.t.中毒死蚕不同经过时间体内B.t.浓度变化 Bt农药中毒 Bt悬浮剂+杀虫双农药,对人畜为中等毒性,蚕中毒后,肠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培优讲义(必威体育精装版版;可直接打印).doc VIP
- 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pdf
- 新外研版(三起)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pptx
- 超智融合发展趋势与技术路径研究报告.pdf
- 精细化护理管理提升护理品质汇报课件.ppt VIP
- 食堂承包项目需求的理解及相应的难点解决方案.docx VIP
- 猫砂生产制备工艺技术.doc VIP
- MD780 10PIN手咪接口定义及二次开发配件接口定义标准20110805.doc VIP
- 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含答案)1.pdf VIP
- ROCKWELL-罗克韦尔(AB)变频器资料使用说明.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