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胆 系 结 石 和 感 染 一. 概述 胆道系统结石和感染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其中、结石和感染常互为因果。这类疾病是我国的常见急腹症原因之一,目前,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发病有增高的趋势。 (一) 解剖生理概要 1. 解剖: ① 胆囊; 其体表投影在右侧腹 直肌外缘,与第9肋软骨 交界处,贴于肝脏脏面的 前缘。形状如梨形,长约 7—9Cm,宽约2.5—3.5Cm。 分为底、体、颈,颈部略为突出形成囊袋状,称为哈特曼氏袋,胆囊结石藏于此处。颈与胆总管之间为胆囊管,长约2.5—4Cm,直径0.3Cm,其内粘膜呈螺旋状,能节制胆汁的出入。 ② 胆管: 肝内胆管:肝内胆管起始于毛细胆管,逐渐汇合成区域胆管肝段胆管,左、右肝管,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左、右肝管分别引流左半肝和右半肝的胆汁。肝内胆管呈树枝状。 肝外胆管:左右肝管汇合处至胆囊管开口处是肝总管,开口以下为胆总管。胆总管长约6—8Cm,内径0.6—0.8Cm。其下端在十二指肠第二段内侧壁扩大形成胆总管 壶腹(泛特氏壶腹),然后进入十二指肠腔。 胆总管在壶腹部大约有70%与主胰管汇合,形成共同开口,进入十二指肠。发生感染时,可互相影响。下端有胆总管口括约肌(Oddi),有控制胆汁、胰液排出的功能。 2. 生理: ① 胆汁的分泌及其成分, 分泌:胆汁由肝细胞分泌,正常成人每天分泌胆汁600-1000ml。平均800ml。胆汁的分泌是受神经、内分泌影响的。迷走N兴奋,胆汁分泌增加;交感N兴奋,胆汁分泌减少。 十二指肠粘膜受胃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刺激释放“促胰胆素”, 胆汁分泌增加,并使胆囊 收缩。胆汁的分泌压力约300mmH2O。胆管内压力如果接近300mmH2O,胆汁分泌减少,超过300mmH2O时,胆汁分泌停止。 成分:胆汁中97%是水,其余含有胆盐、卵磷脂、胆固醇、脂肪酸及电解质。胆汁正常颜色呈黄绿色,是由于含有可溶性胆红素。 ② 胆囊胆道的生理: 浓缩和储藏胆汁:每日分泌的800ml左右胆汁,极少直接进入十二指肠,绝大部分储存在胆囊内,水电解质被胆囊粘膜吸收,使其浓缩大约10倍。以备进食后排出胆汁。胆囊还具有缓冲胆道内压力的作用。 胆汁的排出:胆汁排出的过程是胆囊收缩、胆总管口括约肌松弛的一种协调运动。 (二) 胆结石的成分及分布特点: 1. 胆固醇结石:含胆固醇为主,色淡、灰黄,质硬、表面光滑,呈椭圆形或多面形、颗粒状,如石榴籽样。X线不显影。 2. 胆红素结石:以胆红素为主要成分。棕红色或棕黑色,质软易碎,有的呈泥沙样或细砂粒,大小不等,X线不显影。 3. 混合结石:以胆固醇、胆红素、 钙盐组成。可有不同形状、大小 不等,质硬,切面分层状。少数含钙量高者X线可显影。 分 布:结石可在胆道仍何部位。胆囊结石主要是胆固醇结石或混合结石;胆管结石多为胆红素结石。 二. 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一)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 1. 理化因素改变: 胆固醇是不溶于水的,但在胆汁中,正常情况下,胆固醇不会发生沉淀。这是由于胆汁中的胆盐、卵磷脂形成稳定的胶态分子团,使相对高浓度的胆固醇包绕并在胆汁中均匀分布。胆盐与胆固醇的比例 需维持在20-30∶1,如果低于13∶1胆固醇就会从胆汁中沉淀析出胆固醇结晶,逐渐聚合成结石。 2. 代谢因素: 胆囊结石多见于有多次妊娠的妇女。在妊娠后期血中胆固醇浓度增高,使胆汁中胆固醇增高。生活水平提高,高脂肪饮食、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等都会使胆囊结石生成机会增多。 3. 核心作用: 胆汁中的脱落细胞、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寄生虫卵可成为结石核心,聚集增大。 4. 胆汁瘀滞: 胆汁瘀滞是结石形成的基本条件,没有胆汁瘀滞即不会形成较大的结石。实验观察发现,胆汁在胆囊中停滞时,胆盐和胆固醇的浓度虽没有改变,但胆汁中的胆固醇有 分层现象。胆汁长期瘀滞时,胆盐还会被吸收。因而胆固醇在瘀滞胆汁中容易沉积析出形成结石。 (二) 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的关系 胆囊炎的发生多因胆囊结石的存在。非结石性胆囊炎极少。结石可阻塞胆管或损害粘膜,在此基础上发生细菌感染,组织水肿,胆汁排出不畅,又有利于结石的形成,彼此互为因果关系。 胆囊结石←——→胆囊炎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pptx
- 肠内营养护理PPT课件.ppt
- 肠外营养治疗的一线选择概要.ppt
- 传染病人转运的个人防护.ppt
- 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上课).ppt
- 胆道疾病(胆道系统).ppt
-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PPT课件.ppt
- 胆道疾病第7版.ppt
- 胆道疾病第八版课件.ppt
- 胆道疾病徐海涛-pp这t课件.ppt
- 中国医用高频电刀行业发展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中国云计算机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中国玉米去雄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中国渔业专用仪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中国幼儿园(幼教)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中国柚木家具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2024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专家甄选版2带答案.docx
- 广告短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航运金融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化学添加剂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