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史 第二次模拟考 1、宗旨定而高。不以牟利、媚权贵、悦市人为宗旨,应“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报纸的宗旨要高,不能背离报格,不能曲意迎合民众的趣味。报纸有舆论引导的作用,要能够正面引导舆论,构建媒体报纸的公信力。比如《南方周末》的标语是“在这里,读懂中国”,通过每周的评论、特稿、深度报道等栏目,全面报道和反映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同样需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能做违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事。 基础卷之新闻史讲解 2017年11月 新闻史 第二次模拟考 中国新闻史 第二次模拟考 癸丑报灾 事件: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由于袁世凯当局对全国多家报纸查禁和整顿,对于报人进行打压,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外界称之为癸丑报灾 。在这次打压中,从1912年初到1913年底,500多家报刊锐减了300多家,大批报人惨遭迫害。 中国新闻史 第二次模拟考 背景:1912年袁世凯通过南北和谈取得了政权,虽然国家的形式是最先进的中华民国,但是在统治的思维上面仍然是封建专制。袁世凯的封建独裁,被不断的被抵制,因此在报业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说明自身的合法性,对于其他声音进行了摧残。尤其是二次革命之后,对于国民党的系统的报纸几乎全部遭到摧残。 中国新闻史 第二次模拟考 所采取的手段 第一,办御用报纸,充当喉舌。袁世凯一上台,就立即着手办御用报纸,为自己称帝做舆论准备,不仅各级官府创办大量的官报,而且还挪用公款创办或盘进了一批民办的报纸,以民间报纸的形式充当他的舆论之关,搞阳为舆论之母,阴为舆论之仆的舆论操纵之术。而这些报刊则一般也是以歌功颂德,劝进为主,对于当时的舆论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二第一高价收买,以为已用。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或者间接袁世凯收买的报纸总数在125家以上,其中有影响较大的《大共和日报》、《时事新报》、《新社会日报》以及长沙《大公报》等。而这些报纸更多的是共和党和进步党系统的报刊,最出名的收买为《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中国新闻史 第二次模拟考 第三,迫害和摧残反对派的报刊。对一批革命立场坚定的报刊,袁世凯则毫不留情地进行迫害和摧残。借二次革命的失败,袁世凯政府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是国民党的报刊一律查封。北京、天津、武汉、广州、长沙、福州等地国民党报刊全部被查封,非国民党报纸,只要有碍于袁世凯政府的统治,就乘机剿灭。比如《正宗爱国报》《震旦报》,对于租界内的报纸则明令各地禁止售卖。对于报人进行各层次的迫害。 中国新闻史 第二次模拟考 第四:制定法律,严格统制。1913年为了摧残舆论的暴行合法化,就开始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一再通令各地对报纸严加管制。以立法为手段,通过总统、中央政府及其各部门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建起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包括《治安警察法》《报纸条例》《出版法》,使得压制新闻自由的行为合法化。对于舆论进行了钳制,使得舆论呈现出暗淡的趋势。 意义:此次事件是对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一次严重破坏,是对于新闻事业的一次摧残,但同时将新闻记者中的败类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样低的反袁的斗争在新闻界就没有停止,声音也越来越激烈。 中国新闻史 第二次模拟考 结合当前报业发展状况论述梁启超提出的有关办报标准的观点 如何破题:梁启超的思想变化的最大限度就是政治可以改变,但是中国文化的优越性还在。因此西方文化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动力来推进政治上的改革。 关键性的点就是:在梁启超的眼中报纸是什么样的。那么是不是每个时期都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那么报业标准是不是也不一致? 梁启超的报业标准,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因此每一个时期都会有新的思想观点出来。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两个,在发展中认知事物以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影响学子们最大的人就是严复以及他所介绍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中国新闻史 第二次模拟考 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发展逻辑与变化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的主题:报馆有益于国是 两个基本的阶段:海内与海外作为简单的划分标准 去塞求通---耳目喉舌---一党之报----启迪民智(elite culture) 监督政府---第四种族----世界之报------五本八德---思想由自(citizen) 言论的责任论--- responsiblity 那么作为一党之报的报纸和世界之报的报纸之间显然是不同的逻辑点,因此把这些问题回答好,就应该可以。 中国新闻史 第二次模拟考 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变化导图 维新时期 海外流亡时期 保皇党时期 进步党时期 去塞求通---耳目喉舌---一党之报----启迪民智 监督政府---第四种族----世界之报------五本八德---思想由自 言论的社会责任 说明梁启超或者一大批近代史上的人物都不是老顽固,只是社会一直向前 报章文体 谁来办报 中国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