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再生医学研究需求与转化应用·院士论坛·.pdf

中国的再生医学研究需求与转化应用·院士论坛·.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ed J Chin PLA, Vol. 37, No. 3, March 1, 2012  169 ·院士论坛· 中国的再生医学研究:需求与转化应用 付小兵 付小兵,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 长、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皮肤损伤修复与组 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烧伤研究所副所长兼基础部主任。同时受聘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 等国内10所重点大学任客座教授。 担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W W HU)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 评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 《国际创伤修复与 再生杂志》(Wound R ep R eg ) 、 《国际创伤杂志》(IWJ ) 、 《国际下肢损伤杂志》(ILEW ) 、 《中国 科学》(C辑) 以及 《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编委等学术职务。 长期从事创伤和创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工作,主要领域涉及创伤弹道学、生长因子 和干细胞生物学、皮肤和重要内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等。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 研究规划项目(97 3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 5 ) 、全 军 “十二五”重大项目等28项资助。主编 《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等专著10部,参编专著28 部,在Lancet 和其他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1993 年获 “政府特殊津贴” ,被评为 “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获 “总后十大杰出 青年”、 “科技金星”、 “求是”杰出青年奖、中国工程院 “光华青年奖”和 “何梁何利基金科 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 “国际创伤修复研究终身成就奖”。荣立一 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共4次。已培养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人员等30余人。 [摘要] 近20多年来,遗传学、发育学、干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使组织修复与再生迅速发展成为新 兴的 “再生医学”学科。中国再生医学市场需求巨大。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损伤和中毒在中国城市医院住院疾病的构 成中居第3位( 占9. 13%) ,在县级医院住院疾病的构成中居第2位( 占14 .07%) ,加上遗传、代谢等疾病,中国每年需要通 过修复和再生医学手段治疗的患者在1亿人次左右。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历来重视和支持再生医学的发展。组织修复 与再生理论及技术的应用涉及的疾病和损伤范围比较广泛,总体而言在干细胞生物学、器官构建和复制、组织工程 基础研究和产品制造以及创伤治疗本身等方面发展迅速,部分成果开始转化应用,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今后10 年,中国再生医学的制度和法规将进一步健全;转化基地规模化建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在干细胞诱导分化与多组织 同步修复再生、组织工程大器官构建、组织工程产品规模化应用等方面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再生医学;转化医学;组织工程;干细胞 [中图分类号] R329.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577-7402 (20 12)03-0 169-03 Study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in China: demands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 FU Xiao-bing Key Laboratory of 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PLA,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