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7课疯狂的战车精品教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第7课 疯狂的战车 学科:历史 年级:九年级下册 普兰店34中学 于晓娟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京十分大学出版社初中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本单元主题是全球战火再起。 重点:让学生依据《慕尼黑协定》内容,分析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并掌握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史实及大战从全面爆发到逐步扩大的基本线索。 难点:对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的理解,难点之二是如何综合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节节失利的原因。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扩大的过程,掌握慕尼黑会议和“绥靖政策”、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等基本知识。 ??? 通过识读《德国进攻波兰示意图》《“巴巴罗萨”计划要图》《日本空袭珍珠港示意图》,提高读图、识图能力;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原因的分析,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归纳和说理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教材有关材料的学习和分析,增强处理材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图片,多媒体,直观形象地感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注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认识绥靖政策的危害。 ??? 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永恒的主题有认同感。 ??? 通过对英国、苏联等国反法西斯战争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认识不屈不挠、英勇战斗的精神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武器。 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合作性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上网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学生预习 (二)新授 (导入新课)提问:1938年以前,德、意、日法西斯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是怎样对待这些侵略行为的?(学生回答略)由于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政策,致使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的世界性大战。 新授:第7课 疯狂的战车 1、和平到来了吗?(板书) 师:1838年9月,希特勒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欧洲的心脏捷克斯洛伐克。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剪辑慕尼黑阴谋,然后复述慕尼黑协定签订过程。 生(看): 看完电影剪辑慕尼黑阴谋 师: 当飞机停稳,舱门打开,张伯伦高举着文件,挥手步下舷梯。顿时,机场上欢声雷动。张伯伦忘情地高呼:‘到手了,我把它搞到手了。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张伯伦高举着文件”表达的是一种极度的兴奋。 师:英国人在机场称呼张伯伦为“好人”,“全国都在向他祝贺并感谢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老百姓不愿意打仗。 生:在一战中英国伤亡了上百万人,它给人们带来的这种精神创伤至今难以愈合。 师(赞许):某某同学还用小说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非常好! 师(再造悬念):德国军队不弱,难道西方国家的实力很差么?正如《德国现代史(1918—1945)》中提及“德军当时只能部署55个师,而且其中5个作战师和7个后备师必须放在西线,因而只有43个师可以部署在捷克斯洛伐克等地。而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有45个师达百万人的武装力量……加上当时法国有100个师的兵力。捷、法加在一起,兵力超过德国人一倍以上。在兵力对比上,德国实际上处于劣势。”因此,德军参谋本部得出结论说:“纵使小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单独作战,也能抵抗三个月;假如它得到外援,则德军实在无力两线作战。” 生(疑惑):西方国家仍占据上风,怎么会?…… 师:张伯伦为自己签订《慕尼黑协定》百般强辩:“不管怎样看待这件事情,一场欧战无可置疑地被阻止了。想想看吧,前些日子,我们的人民在干什么?在挖战壕,在修防空掩体,在准备战争……为了海峡对面几千英里之外的一块土地纠纷,值得我们整个改变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吗?让国家和人民经受战火弥漫的苦难,更何况还要付出无数年轻人的鲜血……” 生1(议论纷纷):简直是狡辩,推卸责任。 生2:这才是他们的心里话。 师(趁热打铁):老百姓自然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可当侵略者的战刀即将举起的时候,我们仍然能无动于衷吗? 生:不能。 师:难道英国国内就没有人持不同看法吗?不,不是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在议会辩论中就清醒地指出:“一纸空文能消灭战争么?这恐怕只是首相阁下的一厢情愿。回过头来看看吧,希特勒上台后的几年间,没有一天不在战争的轨道上加速运行。不错,现在的确还没有爆发战争,可是我们的政策,却把一只饿得发慌的野猫喂养成了老虎,它要吃人只是早晚的事情,这难道还值得庆幸吗?”但是,这样的呼声毕竟太微弱了,议会以多数票表决的方式批准通过了张伯伦的政策。 师:那么,英法为什么不支持自己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反而纵容德国侵略呢? 生:它们为避免战争爆发对自身利益的损害,又希望能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所以不惜出卖他国利益。 师:捷克斯洛伐克被叛卖,实际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