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礼仪基础知识.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事礼仪基础知识 中华民族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倡导“礼治”,将礼仪谦耻作为立国之本。 礼节、礼貌、礼仪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而且还 代表着一个集体、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诚信程度和对外形象。现在 我们强化礼仪,就在于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改善人际关系、美化日常生活,净化 社会风气,实施诚信服务,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树立我们外文局职工热情友 好、文明礼貌的对外形象。 礼仪知识具有规范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动性,是一门科学艺术。我们学 习礼仪,就是要按照礼宾规律行事,把握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真诚、适度的原则,既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和国际接轨。 我局是一个对外宣传的单位,每年都有很多人要到国外学习、工作,参加一些国际书 展,还有一些到我局工作的专家,来我局讲课的学者,可以说接触外宾的机会较多。为了使 我局职工了解一些涉外的知识,局培训中心根据局领导的有关要求和局 2005 年的工作要点 精神,搜集了有关材料,广泛汲取了国内外礼宾接待精华,精心编辑了这本教材,但愿这本 教材能给我局的职工一点帮助,开卷有益,希望全局各级干部、职工都能学习礼仪,融会贯 通、举一反三,循序渐进、积极践行,树立良好对外形象,为我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 治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单元 外事人员的个人礼仪与交往礼仪基础 外事交往中在有三方以上的场合,我们需要讲国际礼仪。但是并不是绝对的――在一 些有特定习俗的地方我们要做到入乡随俗,这样反而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礼仪基础 第一节 维护形象 在交往活动中,每一名相关人员的一言一行,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形象,若是对自我形象毫不修饰,不但难言对交往对象的 尊重,而且亦属失礼行为。所以我们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接待人员在公务活动中,都应时时 刻刻注重个人言谈举止、服饰仪容,不可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第二节 不卑不亢 这是事关国格、人格的大是大非问题,不卑不亢同等重要,不可偏 废。既不畏惧自卑、低三下四,又不自大狂傲、放肆嚣张,而要堂堂正正、坦诚乐观、豁达 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一视同仁。 1 第三节 求同存异 求同就是遵守国际惯例,取得共识、便于沟通、避免周折;存异就 是注意“个性”;了解具体交往对象的礼仪习俗禁忌,并予以尊重。 第四节 入乡随俗 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当自己充当客人时, 则又讲究“客随主便”。接待人员必须充分地了解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无条件地加以尊重, 不可少见多怪、妄加非议。 第五节 信守约定 在一切公务接待活动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 说话务必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准时。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而失约,必须尽 早向有关各方通报,如实解释,郑重致歉,主动承担损失。 第六节 热情有度 待人接物热情友好要注意分寸,过犹不及。比如与人交往的距离就 分 4 种:一是私人距离,又叫“亲密距离”,小于 0.5 米,仅适用于家人、恋人和至交;二 是社交距离,又称“常规距离”,介于 0.5 米至 1.5 米之间,适用于一般交际应酬;三是礼 仪距离,又称“敬人距离”,介于 1.5 米至 3 米之间,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 接见;四是公共距离,又叫“有距离的距离”,超过 3 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所同陌生人 相处。 第七节 不必过谦 在交往活动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 一味抬高自己,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谦虚客套。 第八节 不宜先为 在交往活动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 底怎样做才好时,如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不要急于抢先, 冒昧行事。 第九节 尊重隐私。凡涉及客人收入支出、年龄大小、恋爱婚姻、身体健康、家庭地址、 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何事等等,皆属个人隐私,要避免与对方交谈时涉及这些“隐私 权”。 第十节 女士优先 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