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巷旁支护刚度.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巷旁支护刚度.ppt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柔模支护沿空留巷 目 录 1 绪 论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护研究 4 柔模混凝土墙体受力分析 3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煤帮变形规律与支护研究 5 工程实例——沿空留巷支护结构 6 柔模沿空留巷施工设计 7 工程量测及优化 1 绪 论 柔模泵注混凝土沿空留巷就是紧跟工作面回采,在工作面端头支护效应消失前,在支架或单体支柱掩护及支撑下,将可调凝调强自密实混凝土泵入一次性柔性模板内,在采空区与顺槽之间砌筑一道密闭的柔模混凝土连续墙,弥补回采造成的巷道一帮的缺失,与原有巷道内的支护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担回采动压及其它的巷道压力,维护巷道稳定,并隔绝瓦斯等有害气体,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以便该巷用于相邻工作面回采。 1 绪 论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护研究 2.1围岩活动规律 沿空留巷位于采空区边缘,留巷顶板的变形、破坏必然受到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总规律的制约,即自下而上形成垮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并且移动延续时间也包括开始移动、活跃移动和移动衰退等三个阶段。 A-煤壁支撑影响区;B-离层区;C-重新压实区;I、II和III分别代表垮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护研究 2.1围岩活动规律 留巷顶板活动规律必然要和采场覆岩破断规律相结合,采空区侧向顶板运动规律决定着沿空留巷围岩的活动规律。工作面回采一定距离后,采空区老顶沿断裂线形成“O-X”型破断。由于老顶的抗拉强度、载荷层厚度、老顶本身厚度和垫层(直接顶和煤层)等因素的影响,老顶一般在煤体内断裂。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护研究 2.1围岩活动规律 Ⅰ—垮落带;Ⅱ—裂隙带;Ⅲ—弯曲下沉带;A:原岩应力区;B—应力增高区;C—应力降低区 长壁工作面倾向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护研究 2.1围岩活动规律 长壁工作面倾向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护研究 2.1围岩活动规律 沿空留巷支护系统刚度结构模型 工作面老顶断裂后,沿空留巷三角形悬板B可能形成的回转角度,反映了沿空留巷顶板围岩活动的剧烈程度,其影响因素有:直接顶刚度,巷旁支护刚度,“关键块”的长度L,直接顶厚度及其残余碎胀系数和采高M。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护研究 2.2沿空留巷围岩与支护刚度匹配研究 围岩与支护刚度分析 沿空留巷直接顶的刚度与其整体强度和控顶距(巷道宽度和巷旁支护宽度之和)之积成正比,与直接顶厚度厚度成反比。沿空留巷直接顶围岩完整性好、强度高,如果巷道的主动支护及时有效,控顶距大,厚度小的话,则其刚度可能大于巷旁支护刚度;反之,如果直接顶松软、破碎,控顶距小,厚度大的话,则其刚度可能小于巷旁支护刚度。 沿空留巷直接顶的刚度与其整体强度和控顶距(巷道宽度和巷旁支护宽度之和)之积成正比,与直接顶厚度厚度成反比。沿空留巷直接顶围岩完整性好、强度高,如果巷道的主动支护及时有效,控顶距大,厚度小的话,则其刚度可能大于巷旁支护刚度;反之,如果直接顶松软、破碎,控顶距小,厚度大的话,则其刚度可能小于巷旁支护刚度。 与采场底板不同,沿空留巷底板揭露时间长,裂隙发育,加之长期通风、排水和流变等因素作用,围岩性能进一步劣化 提高底板刚度的措施为:提高底板的强度或者降低直接底的厚度。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护研究 2.2沿空留巷围岩与支护刚度匹配研究 2 . 顶底板刚度对系统刚度的影响 (1)只有在硬顶硬底时,巷旁支护刚度才接近于支护系统刚度,此时才可以将直接顶按照“刚性体”处理,巷旁支护的性能得到发挥; (2)在硬顶软底或软顶硬底时,巷旁支护承载的挤压变形压力为硬顶硬底时的1/3;在软顶软底时,巷旁支护承载的挤压变形压力为硬顶硬底时的1/6。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护研究 2.2沿空留巷围岩与支护刚度匹配研究 3. 系统刚度对巷旁支护变形的影响 在硬顶硬底时,Sp→0.67SL;在硬顶软底或软顶硬底时,Sp→0.19SL;在软顶软底时Sp→0.11SL。巷旁支护的变形量既与三角形悬板B回转形成的变形量有关,更主要取决于“直接顶-巷旁支护-底板”支护系统刚度。在以往的沿空留巷实践中,不考虑底板压缩量,且将直接顶简化为刚性体,设计巷旁支护可缩量为老顶给定变形量是造成木垛、矸石带和高水材料等沿空留巷巷旁支护失效的根本原因。 2 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运动规律与支护研究 2.2沿空留巷围岩与支护刚度匹配研究 4 . 巷旁支护刚度对巷旁支护受力的影响 (1)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巷旁支护刚度变化对巷旁支护受力影响都为非线性关系。随着巷旁支护刚度的提高,巷旁支护受力均将增大,即巷旁支护受力符合“硬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