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自体活性物质与 解热镇痛抗炎药 概述 自体活性物质是动物体内普遍存在、具有广泛生物学 (药理)活性的物质的统称,又称为“自调药物”。 正常情况下自体活性物质以其前体或贮存状态存在,但当受到某种因素影响而激活或释放时,释放的量虽然很微,但能产生非常广泛、强烈的生物效应。 概述 它们与神经递质或激素不同,在机体内没有产生它们的特定器官或组织。 通常由局部产生,仅对邻近的组织细胞起作用,多数都有自己的特殊受体,所以也称 “局部激素”。 概述 自体活性物质的激活和释放,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以抵御或适应异常变化的刺激或影响。从而出现相应的、特殊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这些变化对机体是有益的。 有的自体活性物质可被直接用作药物而治疗疾病,如前列腺素。有的自体活性物质的作用可用相关药物进行调节,如组胺。 概述 但自体活性物质引起的变化有时会比较强,使机体不能承受(荨麻疹),甚至会危机生命(青霉素过敏),因此就要使用一定的药物进行调控。 概述 在医药学上占重要位置的自体活性物质: ①内源性胺类 (组胺、5-羟色胺)、 ②花生四烯酸衍生物 (前列腺素、白三烯)、 ③多肽类 (血管紧张素、缓激肽、胰激肽、P物质)。 目前在兽医临床上意义较大的是组胺和前列腺素。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大类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可视为前列腺素拮抗剂。 第一节 组胺与抗组胺药 一.组胺 1.能引起组胺释出的因素: (1)使肥大C的cAMP抑制和cGMP浓度增加的因子。 如:乙酰胆碱、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拮抗剂等; (2)直接损伤肥大细胞膜的因子。 如:碱性物(外源性有吗啡;内源性有:缓激肽 ) (3)免疫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炎性反应) 第一节 组胺与抗组胺药 2.组胺受体的分布与效应: H1受体:收缩支气管、胃肠及子宫平滑肌、舒张血管 H2受体:胃酸分泌、心收缩力增强、血管舒张 H3受体:中枢与外周、神经末梢。(兽不用) 第一节 组胺与抗组胺药 3.组胺受体阻断药(抗组胺药) (1)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 【作用及用途】 (1)组胺H1受体阻断作用:对抗H1效应、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皮肤、粘膜变态反应疗效好,而对支气管哮喘、血清病疗效差,对过敏性休克基本无效。 (2)中枢作用:镇静、催眠作用 药物强度依次为:异丙嗪苯海拉明扑尔敏 持续时间: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 (2)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尼扎替丁等 【作用与用途】 阻断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包括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也抑制其他物质如组胺,五肽胃泌素所致胃酸分泌。 治疗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佳,疗程不宜过短,否则易复发或反跳。 PG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如精液、肺、胸腺、神经系统、肾、虹膜、脐带、子宫分泌物、卵巢、睾丸、肠等。 常用药物:地诺前列素(黄体溶解素)、氯前列醇、 氟前列醇 在繁殖、畜牧生产上,主要用其溶解黄体(促母畜同期发情和排卵、治疗持久性黄体和卵巢黄体囊肿)和收缩子宫(催产、引产)的作用。 解热作用:本类药物只能使过高的体温下降到正常,而不使正常体温下降,这与氯丙嗪等不同。 抗炎、抗风湿作用 :本类药为典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控制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的疗效。(对症不对因) 他们抑制PG的合成;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致炎物质的释放;抑制缓激肽的生成,促进其破坏,从而能缓解炎症。 解热镇痛抗炎药临床药理学特点 起效快;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和肿胀; 改善功能等 不能根治原发病;不能防止疾病发展; 停药后速出现反跳甚至症状再现; 不是病因性治疗药 一、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作用:解热镇痛 消炎抗风湿 抑制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短期服用副作用少,长期大量应用有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胃溃疡、胃(无痛性)出血。 2.凝血障碍:小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大剂量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3.过敏反应:少数出现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水肿,罕见“阿司匹林哮喘” 4.水杨酸反应:过量可致中毒:头昏、头痛、耳鸣、视力障碍、出汗、精神恍惚、恶心、呕吐、惊厥和昏迷。 二、苯胺类 这类药物毒性较大,能破坏红细胞,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本类药物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