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祝福中祥林嫂死因
浅谈祝福中祥林嫂死因
摘 要: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妇女,可是最后却被逼上了绝路。文中的鲁四老爷、“我”、柳妈和祥林嫂的婆婆等人都对祥林嫂的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些“刽子手”们同时也是被迫害的对象。究其根本原因,蚕食当时人们思想的就是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制度。这篇小说正是通过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描述,强烈控诉了封建制度对人们的毒害。
关键词:祥林嫂 死因 封建礼教制度
《祝福》最初发表于1924年上海的《东方杂志》上,后收入《彷徨》,是鲁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其中的祥林嫂是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文学形象之一。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劳动妇女,但同时又是被践踏、被愚弄和被抛弃的典型,她最后的悲剧命运到底是由谁造成的呢?是谁把这样一个纯朴的劳动妇女逼上绝路的呢?我认为主要跟以下几个人有关。
一、鲁四老爷
他是剥削人民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封建礼教的顽固守护者,是迫害祥林嫂的元凶。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大骂其新党,没有什么改变”。“讲理学”即信奉程朱理学,监生是指国子监生员,这类人极其保守,对于时代也极其隔膜,新党指康有为,表明其思想还停留在戊戌时代,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则毫无所知,可见其背时。
我们再来看他的书房布置,“极分明地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对联还在:‘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一部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衬书》”,从这里可看出主人的思想情趣和文化爱好。鲁四老爷的东西大抵和理学有关,陈抟虽说是个道士,但他的学说为理学大师周敦颐所赏识,所以挂个“寿”字。而那对联也是理气十足,据说上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几本书可见其理学修养并不高。从书房的萧条、破败的气象也可以推知,鲁四老爷对自己所坚决拥护的理学态度和自身的素质可谓外强中干,而这在文章后面则表现得淋漓尽致。
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大发其怒,毫无同情之心,骂之“谬种”,这与他所挂的那副对联格格不入,同时可以看出他毫无同情之心,忌讳却颇多,因为临近祝福,对祥林嫂的死用这样的隐语代替。《近思录》中“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读书是一回事,行动却又是一回事。听说祥林嫂是寡妇,四叔“皱了皱眉”,知道她可能是逃出来的“就一皱眉”,这与理学家是不相称的,可见他的心性修养还没到家。祭祀时不准她沾手,说她是“败坏风俗的”,不讲理学的四婶却有些同情,“把她赶到卫老婆子家”。理学家如此行事,则事理既不通达,品节也不详明。这些旧道德的提倡者们,不支持新学说、变法也就算了,如果他们真的能够精通国粹,通晓古文,于旧道德遵行不悖,也倒不失为一种主张,但是他们说一套,而做的却是另外一套,虚伪之极。中国封建制度下的教育体系仿佛是坚不可破的,培养出一大批尊古的大学者,然而,在这其中,却不乏这样一批外强中干的“伪学者”,这实在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悲哀。鲁四老爷这位“伪学者”的所作所为,直接把祥林嫂推向了痛苦深渊的边缘,让她无所适从,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才相信了后来柳妈的鬼神之说,走向灭亡。他们在祭祀时不让祥林嫂碰酒杯、筷子等东西,第一次,祥林嫂疑惑地走开了;当祥林嫂捐了门槛之后,再次去拿东西时,四婶仍旧不让她碰,这次,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从此,祥林嫂的精神也更不济了。正是这位所谓理学家的迫害,摧毁了祥林嫂的精神。
二、看客
这些人是当时那个社会中最愚昧、最可悲的人。她们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有的只是几千年来封建的思想,她们麻木不仁,不懂得同情别人,内心极度空虚,把别人的悲哀当做生活的调味剂、笑料, 她们的兴趣只在于赶热闹而已,要想从她们身上得到同情和帮助,自然是妄想。她们脑中全是三从四德的保守思想,对于祥林嫂的反抗嗤之以鼻,讽刺她“白撞了一下”,她们不懂得什么是反抗,只会服从于命运的安排,所以对别人的反抗不屑一顾。这类人在鲁迅的小说中有过许多次反映,他们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也是造成这个冷漠的社会的主要原因。在《祝福》中,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柳妈,她同时也是给祥林嫂灌输封建礼教思想的人。她本身就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小市民,她的本意是好的,她希望把祥林嫂救出苦海,她那些迷信的信条既给予了祥林嫂无限的希望,但同时又是摧毁她精神把她推向无底深渊的罪魁祸首。她告诉祥林嫂,只要去庙里捐一条门槛,就能赎清自己的罪。于是,祥林嫂就听从柳妈的建议,拿出自己几乎所有的积蓄,去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她终于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神气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然而,事与愿违,她周围的人对待她的态度没有丝毫改变,就这样,祥林嫂彻底绝望了,她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从此,祥林嫂开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