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氏孤儿探讨春秋时期灭族酷刑源流.docVIP

从赵氏孤儿探讨春秋时期灭族酷刑源流.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赵氏孤儿探讨春秋时期灭族酷刑源流

从赵氏孤儿探讨春秋时期灭族酷刑源流   摘 要:灭族酷刑简称――族刑,作为一个十分残暴野蛮的古代刑法,在中国社会绵延了两千多年。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更是广泛运用,见诸于《左传》等古代史册中。灭族酷刑通常与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以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赵氏孤儿案特别体现了灭族酷刑这一中国古代残暴刑法的特征。这一特征与其本源密不可分,体现了氏族社会的残余在奴隶制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赵氏孤儿;灭族;宗族;春秋时期   赵氏孤儿是中国古代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它因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出名,备受历代文人志士的推崇,更成为元杂剧的曲目之一,后来还漂洋过海流传到欧洲,被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改编成悲剧,在欧洲上演。   赵氏孤儿指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朔之子赵武身负家仇,长大中兴家族之事。晋国大贵族赵氏一门被晋国国君指使大臣屠岸贾灭族,仅赵武幸存。这个孤儿赵武后来长大成人向仇人复仇,中兴赵氏家族,成为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之赵国始祖。   但笔者在拙文中阐述的不是赵氏孤儿这一历史事件,而是借赵氏孤儿案探究春秋时期的酷刑――灭族。   一、赵氏灭族及其原由   所谓灭族,是指死刑不仅针对犯案者本身,而且扩大化至犯案者血亲乃至其他亲属的酷刑。如要细究春秋的灭族之刑的源流,首先要用一个案例进行分析,笔者所用案例就是赵氏孤儿案。赵氏孤儿案中的赵氏孤儿家族生活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东周的一个时期,从周平王东迁洛邑算起。春秋时期周王的权威衰减,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而“春秋”的得名,源于孔子修订《春秋》史书。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划分时代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迁洛邑、东周立国起,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三家分晋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赵氏是春秋时期晋国执政的大贵族之一,赵氏先祖赵衰曾随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四处流亡,后来回晋国成为辅佐文公的股肱大臣之一。到赵衰的儿子赵盾时,赵氏已经成为晋国数一数二的公卿家族。赵氏庞大的势力和专权引起晋国国君的忌惮及其他大臣的嫉恨,导火索则是赵氏家族的首领赵盾指示其堂兄弟赵穿在桃园刺杀了晋国国君晋灵公。“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桃园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①在刺杀晋灵公后,赵盾另立新君,在晋国继续执掌大权,如日中天。晋文公舅舅狐偃之子贾季就曾经评价声势遮天的赵盾是“夏天之烈日”。“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②正是赵氏家族的专权弑君为赵氏家族的灭族之难埋下了伏笔。赵盾死,嫡子赵朔继承家主之位,主持赵氏、参与晋国之政。晋景公三年,据《史记》记载,“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③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④   赵氏仅有两人活下,一个是赵朔的妻子晋国公主庄姬,一个是赵朔和庄姬的儿子赵武。这个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长大后,报仇雪恨,重振赵氏家族,成为三家分晋之赵氏先祖。   可以说是赵氏家族的专权与弑君引起晋国国君的恐惧和诸臣的嫉妒,以致赵盾之错祸及子孙、家族,造成了赵家的灭族之灾――下宫之难。   二、春秋时期的宗族功能与灭族刑法的关系   从赵氏家族的灭门惨案可以看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贵族常遭到举族被灭的血腥惩罚。如,与赵氏家族同病相怜的大贵族栾氏也曾遭族灭,《左传》之《襄公二十三年》记载:“晋人克栾盈于曲沃,尽灭其族党”。⑤为什么家族中个体与他人的政治斗争会波及到整个家族,以致无辜之人,可怜婴孩亦遭毒手?笔者将首先从春秋时期的社会制度进行探讨,春秋时期的社会上接西周社会,它继承的是自西周开国以来的一套以《周礼》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等级社会。也就是说个人不是独立于家族之外,而是依附于家族,与家族共同生活在一起。家族作为个人生存的社会单位,具有经济功能。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以制作陶器等手工业为主的氏族,这些氏族以某种特定的手工业为氏族产业,并因此获得了相应的氏族称号。如《左传?定公四年》卫侯使者子鱼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分康叔以大路、少帛、??、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氏、樊氏、饥氏、终葵氏。”⑥以上的殷民六族和殷民七族都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