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第12章运动障碍性疾病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第12章运动障碍性疾病课件

4.手足徐动症(athetosis) 也称指痉症或易变性痉挛(mobile spasm),是以肢体远端为主的缓慢弯曲的蠕动样不自主运动,极缓慢的手足徐动导致姿势异常颇与扭转痉挛相似,后者主要侵犯肢体近端、颈肌和躯干肌,典型表现以躯干为轴扭转。 5.书写痉挛(writer’s cramp)和其他职业性痉挛 指在执行书写、弹钢琴、打字等职业动作时手和前臂出现的肌张力障碍和异常姿势,患者常不得不用另一只手替代,而做与此无关的其他动作时则为正常。患者书写时手臂僵硬,握笔如握匕首,肘部不自主地向外弓形抬起,腕和手弯曲,手掌面向侧面,笔和纸几乎呈平行。 本病临床特征是由表情肌、颈肌或上肢肌肉迅速、反复、不规则抽动起病,表现为挤眼、噘嘴、皱眉、摇头、仰颈、提肩等 症状加重,可出现肢体及躯干的暴发性不自主运动,如躯干扭转、投掷运动、踢腿等 约有30%~40%的患儿因口喉部肌肉抽动而发出重复性暴发性无意义的单调怪声,如犬吠声、喉鸣声、咳嗽声等,半数有秽亵言语 二、抽动秽语综合征 临床表现 85%的患儿有轻至中度行为异常 约有半数患儿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患儿的智力不受影响 神经系统检查除不自主运动外一般无其他阳性体征 二、抽动秽语综合征 临床表现 抽动在精神紧张时加重,精神松弛时减轻,入睡后消失 可显示颞、额、基底节区糖代谢及脑灌注量降低 二、抽动秽语综合征 辅助检查 脑电图检查 可表现为高幅慢波、棘波、棘慢综合波等 动态脑电图 异常率可达50%,但对诊断无特异性 PET和SPECT检查 ① 18岁前发病 ② 在疾病期间有时存在多发性的运动和一或多种发声抽动 ③ 抽动一天内发作许多次(通常是一阵阵),几乎是每天或一年多期间间歇性地发作,在此期间从未有连续超过3个月的无抽动发作 二、抽动秽语综合征 诊断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诊断标准: ④ 疾病造成患者很大的痛苦或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学习和其他重要功能 ⑤ 疾病不是由于兴奋剂或其他疾病(如亨廷顿病或病毒性脑炎)的直接生理性反应所 致 二、抽动秽语综合征 诊断 二、抽动秽语综合征 鉴别诊断 习惯性痉挛 小舞蹈病 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措施 二、抽动秽语综合征 治疗 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症状控制后,应逐渐减量,并维持一段时间(3个月或更长),可使许多患儿恢复正常 主要药物:氟哌啶醇、舒必利或硫必利 其他药物:哌咪清、可乐定、丁苯那嗪、氯硝西泮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dyskinesia,TD)又称迟发性多动症,是抗精神病药物诱发持久的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常见于长期(1年以上)应用抗精神病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减量或停服后最易发生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 概 述 一般认为在长期阻断纹状体多巴胺能受体,后者反应超敏所致 也可能与基底节γ-氨基丁酸功能受损有关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 发病机制 本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尤其女性 不自主运动 不自主运动常在用药数月至数年后出现,症状大多不呈进行性加重,但可能持久不愈,治疗困难。无用药史时与亨廷顿病不易区别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 临床表现 老年人口部运动具有特征性,年轻患者肢体受累常见,儿童口面部症状较突出 节律性刻板重复的 临床特征: 本病重在预防,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应有明确指征,精神病患者亦宜更换药物 治疗时必须先停服致病药物,对症治疗可选用硫必利、舒必利、利血平、丁苯那嗪等,对控制症状有所帮助 需继续治疗精神病的患者可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迪平等替代经典抗精神病药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 治疗 * 1.遗传因素 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者发现意大利、希腊和德国的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第4号染色体长臂4q21-23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基因突变,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表达产物是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到目前已有6个与家族性帕金森病相关的致病基因被克隆,除α-synuclein(PARK 1)基因外,还有Parkin(PARK 2,6q25.2-27)、泛素碳末端脱氢酶-L1(UCH-L1)(PARK 5,4p14)、PINK1(PARK 6)、DJ-1(PARK 7,1p36)、LRRK2(PARK 8,12p11.2-q13.1)基因。α-synuclein和LRRK2基因突变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arkin、PINK1、DJ-1基因突变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UCH-L1基因突变目前只见于一个德国家庭2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