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后双反时代救赎.docVIP

光伏后双反时代救赎.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伏后双反时代救赎

光伏后双反时代救赎   仅仅一年的时间,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产业瞬间转入冰冻期。在国内需求疲软、出口遭遇美欧“双反”阻击的当下,光伏企业将如何完成自我救赎?   9月5日,北京顺义区新国展,国际光伏展览会第一天。   门口安检时并未出现排队,场馆内参会者寥寥,十分冷清。尽管昔日的“光伏首富”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前来捧场,但与此前展会他四处行走像巡视般的情形相比,已是大相径庭。   多家光伏参展人员表示,公司高层领导不是未参加,就是迫于面子“呆一阵就走”。行业的低迷,对行业展会的影响不言而喻,原定于今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Intersolar中国展将延期至明年。作为光伏行业窗口的展会呈现萧条,无不印证了光伏悲剧的蔓延尚未停止。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光伏企业面临着亏损、裁员、倒闭、破产甚至光伏老板无奈跳楼。一系列的负面消息不绝于耳。笼罩在光伏企??家头顶的阴霾,始终挥之不去。   去年10月美国掀起“双反”浪潮后,又逐步扩散至欧洲,无疑将中国光伏产业推到了生死边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曾对媒体表示,未来两三年内,光伏企业将超过30%被踢出局。   数年前,美国人迈克尔·曼德尔曾经写过《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大萧条》一书,书中指出:旧经济像一辆汽车,可以开的很慢,甚至可以停下来,但并无大碍。新经济却如同一架飞机,它的速度慢到一定程度就会掉下来。   很不幸,历史的悲剧再一次上演。只不过这架飞机如今变成了光伏,它正面临坠落的危险。   光伏劫难   9月12日,天合光能宣布裁减管理层200名。   5天后,尚德电力宣布削减1/4光伏电池产能,1500名员工“绝大部分离职”。当日,赛维将部分房地产物业和土地使用权转让给新余市政府,今年以来,赛维共计裁员5554人,占员工总数1/5以上。必威体育精装版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   国内光伏巨头的裁员举动以及糟糕的业绩,让中国光伏产业被一片前所未有的悲凉所笼罩。   光伏巨头尚且如此,中小企业关停、破产更不在少数。今年初,浙江曾出现国内第一家申请破产的光??企业——协成硅业。浙江太阳能产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未来将会有很多中小企业面临淘汰,这恰恰是此前一窝蜂上项目的恶果。”   这并非国内光伏企业的首次危机,但却是最严重的一次。梳理10年来,国内光伏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光伏企业此前大致还经历了两波危机。第一波是2005年原材料暴涨,导致企业成本激增;第二波则是国际金融危机,需求降低出口受挫。这两次均被随后而来的上涨行情所掩盖。   如今,既有上一波危机的延续,又有美欧对中国光伏“双反”的新压力。继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后,9月6日,欧盟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据记者了解,国内光伏企业90%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每年销往美国大约10%,欧盟销量最大占国内全部产能的70%,贸易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调查,将是迄今为止欧盟对中国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如果欧洲大门关闭,对于企业将会是灭顶之灾。那么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约30万从业人员将受到冲击。   为何盛极一时的光伏产业,如此不堪一击?   有“光伏教父”之称的海润光伏CEO杨怀进向《能源》杂志分析称,我国光伏产业的过剩产能与国内应用市场开发的严重不对称,使得欧美等主要应用市场在面向我国制造业大门骤然紧闭之时,无法有效地实现市场转移,规避市场风险。   同时,经济危机使国外多数项目资金短缺而使需求更加不确定。而美国“双反”造成中国光伏企业几乎失去美国市场,欧洲“双反”使得行业更加风声鹤唳。   多年来,地方政府和企业扩张冲动引发的产能过剩,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暴露无遗。据专家介绍,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为20GW,而中国的光伏产能远远大于这个需求,产能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见一斑。   杨怀进对此做了深入的分析和对比:2001年全中国的太阳电池年产能不超过2MW,而到2008年这个数字则超过了20GW,扩大了约1万倍之多,更为惊人的是这个数字到2011年则扩大到了2万多倍,也就是约50GW。   早期阶段的丰厚利润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蜂拥而入,政府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没有到位,众多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都随着卖方市场的浪潮趁虚而入,从而加剧了行业的无序发展,银行的积极信贷支持更是推波助澜,所以行业出现井喷式发展。   哈德森清洁能源投资基金中国区执行主席沈忠民,对中国光伏产业也深有体会。在他看来:中国光伏产业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成本分化不明显。“光伏行业与半导体行业相比,其实步骤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很多企业家控制的不是价格,而是产能,他们主要靠产能来获取收益。” 沈忠民说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