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冶方经济学奖第一届 1984年著作奖 41.罗季荣:《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2.梁文森、田江海:《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出版。3.尹世杰(主编)、王美涵、罗镇齐、何同甫、郑必清、谢丽卿、杨体仁、胡在知、袁培树、凌宏城、陈湘柯、彭明朗、陈锡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4.孙尚清(主编)、张卓元(副主编)、蔡中杰(副主编)、陈吉元(副主编)、张曙光、薛永应、刘厚成、张泽厚、陈玉光、陈胜昌、汪海波、戴园晨、霍俊超、冒天启、恽希良、任惟忠:《论经济结构对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论文奖 471.周叔莲:《科学·技术·生产力》,《光明日报》,1977年5月30日。2.苏绍智、冯兰瑞:《驳姚文元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的谬论》,《人民日报》,1977年8月9日。3.蒋学模:《再谈无产阶级绝对贫穷化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4.张朝尊、项启源、黄振奇:《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商品生产》,《经济研究》,1979年第4期。5.何建章:《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6.邝日安、晓亮:《试论价值规律同企业独立自主权的关系》,《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7.谢佑权、胡培兆:《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有计划地利用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问题讨论专辑》,《经济研究》编辑部,1979年6月编。8.晓鲁:《“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提法是科学的吗?》,《哲学研究》,1979年第7期。9.袁文祺、戴伦彰、王林生:《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10.蒋一苇:《企业本位论》,《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11.苏星:《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红旗》,1980年第2期。12.杨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改变农业落后面貌》,《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第1期。13.王贵宸、魏道南:《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是一种好办法》,《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第1期。14.乌家培:《探索社会主义再生产模式的若干问题》,《经济数学方法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2月出版。15.陈敏之:《住房还是商品》,《社会科学》(上海),1980年第3期。16.杨坚白、李学曾:《论我国农轻重关系的历史经验》,《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17.廖季立:《从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谈体制改革》,《人民日报》,1980年8月26日。18.吴象:《阳关道与独木桥——试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人民日报》,1980年11月5日。19.王梦奎:《企业领导制度中的一个问题——对于一长制的考察》,《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20.李成瑞:《财政、信贷平衡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经济研究》,1981年第3期。21.顾宗枨、孙广林:《试论我国工业企业的级差收益及其调节》,《社会科学研究》(四川),1981年第4期。22.万欣:《应当从分析商品开始研究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吉林人出版社,1981年8月出版。23.林文益、贾履让:《关于供求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研究》,1981年第9期。24.薛永应:《生产力系统论——关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的探索》,《经济研究》,1981年第9期。25.肖灼基:《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年第5期。26.赵人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机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优越性》,北京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27.董辅礽:《经济利益、经济杠杆和经济组织》,《大转变中的中国经济理论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28.滕维藻、郑伟民:《资本国际化与现代国际垄断组织》,《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29.马家驹:《〈资本论〉的方法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学术月刊》,1982年第3期。30.吴敬琏:《关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基本结构的若干理论问题》,《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出版。31.方民生:《论劳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经济研究》,1982年第5期。32.刘景林:《论基础结构》,《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一期。33.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教学小组:《劳动价值论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剥削的强大思想武器》,《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1期。34.张寄涛:《马克思的剩余劳动理论和社会主义剩余劳动的性质及其再现形式》,《〈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出版。35.高峰:《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