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院院长社区普法情.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法院院长社区普法情

老法院院长社区普法情   职业:潘家园街道法制宣传教育专干   经历:已在基层社区工作15年   “大妈,请问您认识扬庭椿吗?”“认识!认识!我们社区的大法官、大律师呀!你有什么事吗?在南里,你有事找杨法官就对了!”在潘家园街道,“有事找杨法官”已经成为社区居民遇到困难时的口头禅。杨庭椿是居民中间有求必应的热心人。社区居民都亲切地称他为“社区大法官”。   从法院院长到社区普法志愿者   杨庭椿是社区普法教育的组织者,宣讲者,是邻里之间化解矛盾的调解员……说起来,这还得从1997年那年说起。   老党员、老法官杨庭椿,退休来街道之前担任过朝阳区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曾获得市法院和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7年12月,杨老退下来后,也本想放松放松,偕老伴到名胜古迹转转、写写生,到儿女家走走、看看孙儿外孙,在家安度晚年,一享天伦之乐,可是他再一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正局级领导、高级法宫,自己应老有所为。用他的话说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写好自己晚年历史。”况且多年的工作习惯和长期从事司法审判工作的职业习惯,他在家里依然“闲不住”。他几乎天天依然在大量地阅读文件资料,关注法律界的动态。此时,正值普法教育在各行各业中掀起。就在这时,他参加了一次由街道组织的宣传服务活动,社区里前来咨询的居民人数之多,完全出乎杨庭椿的意料。他说:“来咨询的人大多是由于有纠纷,不知道怎么去打官司,也不知道怎么去依法维权,造成种种不满情绪。其实他们问的都是一些普通的法律常识,但就是因为好多人不懂这些法律常识,付出了不少代价。”开弓没有回头箭,老杨的法律志愿小分队的建立就成为社区一景。潘家园南里社区也由此开始了法制服务型社区的建设之路。   从此,他把自己几十年法律工作的经验奉献给了社区,为居民排忧解难。针对居民在咨询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组织专门的讲座,如开展“民事诉讼风险提示”讲座,开展“教你如何打官司”讲座等。他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法律工作者,在他的带领下,已有十多名高级??官参加了社区法律志愿者队伍,住在本地区的著名歌唱家李光羲也加盟到这支队伍中来,使影响进一步扩大,使潘南社区的法律宣讲团名声更响亮。根据广大居民的推举,街道党工委书记在表彰大会上亲自为杨庭椿颁发“法制学习形象大使”授带。   在2003年朝阳区人大换届选举中,杨老以高票当选为朝阳区人大代表。他一上任,便深入广大居民之中广泛征求意见。比如辖区内有—条小路由于不在规划内,又涉及多家产权单位,多年没安路灯,给居民和过往行人带来不便,他积极向街道社区提议,主动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通过多方努力,这条小路终于告别了黑暗,迎来了光明,这条路安装了26盏路灯,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对此更是非常感激。   平息家庭纠纷,化解怨气怒火   平息家庭纠纷,化解怨气怒火,杨老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说,尽量减少诉讼,有助于处理好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维护居民之间的团结,促进家庭、邻里、社会的和谐。对不应起诉的、暂时不宜起诉的以及不值得起诉的咨询者,耐心说服他们不起诉,特别劝阻那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暴还暴”的错误举止。   记者看到,在接待群众时,他特别善于倾听,哪怕是“气话”,他也要耐心听完。他知道,只有了解真实心理,才能“对症下药”。   居民余大妈的女儿要求与丈夫离婚,就孩子归属等问题多次找他咨询。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他从婚姻法的角度、从庭审判决的角度等分别向她进行了解答。余大妈在有些问题上想不通,他就耐心开导,直到对方想通为止。最终,余大妈认同了法院的判决,压在她心里的怨气和怒火也慢慢消除了,对杨法官更是感激不尽。居民刘老汉跟儿子闹家庭纠纷,多次吵吵嚷嚷走进社区的“法官服务室”论理。杨法官为此出面认真听取了整个事情的经过,经辨法析理,父子很快握手言欢。   记者也了解到,杨老做居民的调解工作有这么些法子。比如,对诉求没“找对门”、“告对人”的一些群众,他都耐心向他们讲诉讼常识。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如医疗事故纠纷,他都慎重解答。对一时间答复不了的涉法问题,他说要查清后回答。对在诉讼中不宜回答的问题,他婉言解释。对“走后门、托关系”的人做到与老百姓一样一视同仁,既维护双方权益,又不使矛盾激化。很多咨询者是愁眉苦脸来,高高兴兴走。在法律讲座中,他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背景,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受到大家广泛好评。   多年来,杨老他们默默地为社区不少居民进行过大量的诉前调解,为法院减轻了压力,挽回了面临破裂的亲情。一位因此而撤诉的居民感动地对记者说,杨老他们从事的真是一项积德行善的工作,要不是他们指点迷津,为了房子,我和我兄弟可能早就闹掰了。一些“打官司”获胜和法律咨询受益者主动拿出现金和礼品赠送他,都被他一一谢绝了。一名姓于的下岗女工从平谷区来到社区要找这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