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文化变迁
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文化变迁 摘 要: 云南石屏县彝族尼苏支系花腰彝传统祭龙的民俗有祭小龙、大龙,接龙、倮哦、送龙等程序,其中倮哦、舞龙等具有独特性。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花腰彝传统祭龙的宗教性、仪式性、承袭性在发生文化变迁,花腰彝祭龙歌舞正在面临发展创新和保持原生态的冲突。 关键词: 花腰彝 祭龙 文化变迁 一、祭龙民俗相关研究 崇龙本来是汉族信仰,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也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崇龙习俗。[1]云南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布依族、土家族、傣族、壮族等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龙图腾崇拜和祭龙民俗,但祭龙的风俗和信仰不尽相同。金平县汉族祭龙是祭祖,过去一般祭三天,第一天(三月初三)祭龙,第二天养龙(三月初四),第三天(三月初五)祭路。[2]金沙江河谷地区傣族祭祀活动与稻作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关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的属龙日祭龙,祈求风调雨顺、保佑水稻丰产。[3]土家族祭龙由祭祖祈雨转向祭龙祈雨,但也有过“斗妖龙”、“捉龙求雨”、“压龙”等变迁,甚至有“斩杀龙子龙孙”来胁迫龙神就范的独特的祭龙求雨巫术。[4]布依族认为龙神驱除邪恶、保护庄稼和六畜,“龙出月”(农历正月)祭祀的龙神有“山龙”、“树龙”、“水龙”、“卧龙”、“圈龙”、“家龙”、“寨龙”、“出龙”、“朝门龙”、“造园龙”、“粮母龙”、“银公龙”等,各种龙神祭祀礼仪和祭词也不相同。[5] 即使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祭龙也不尽相同。红河南岸哀牢山中的哈尼人祭龙是祭祀传说中的除魔英雄日则和努戛,二月二龙抬头开始祭龙,要选两个英俊的小伙子装扮成姑娘游寨子,表达对整个民族的敬意。[6]元阳县黄草岭乡哈尼族从龙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到认为唯有龙能保佑吉祥平安、幸福昌盛,将祭龙视为最神圣的宗教活动,每年阴历正月属虎日至属马日举行五天。[7] 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使各民族的祭龙民俗正在发生文化变迁,如金平汉族祭龙的“养龙”环节和禁止本村人外出、他村人路过等禁忌已消失。[8]本文在整理石屏花腰彝??龙民俗的基础上,研究花腰彝祭龙民俗的文化变迁。 二、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 (一)石屏花腰彝 花腰彝属彝族尼苏支系,自称“尼苏”,男性称“尼苏泼”,女性称“尼苏摩”。其服饰绣工精美、色彩靓丽,以大花带系腰、定情交换花腰带,汉族称其为“花腰”。主要聚居于石屏县龙武、哨冲、大桥和玉溪峨山县的大坡租、坡脚。“截至2007年底,石屏花腰彝人口仅有31403人,加上比邻峨山县有两千多人,整个花腰彝民族总共才有33600余人”。[9]P1 (二)石屏花腰彝的祭龙 祭龙(“咪嘎好”)为祭祀祖先、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康泰、团结和睦、无病无灾的仪式,内容集宗教、民间文化艺术、民俗风情歌舞为一体。一年一祭的祭小龙有三大程序:接龙、倮哦和送龙。最隆重的是12年一轮(马年正月第一个马日举行)的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的祭大龙(“德培好”),“建国60多年来,仅举行过三次:第一次是1954年,属民间性质;第二次是1990年,属政府支持;第三次是2002年,属政府(哨冲镇)主办,民间(水瓜冲村民委员会)承办。”[10]P92祭大龙有四大程序:迎龙、祭龙、倮哦和送龙。 (三)祭龙程序 1.接龙。 接龙忌女性。鸣响三声礼炮、全村男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朝天放火药枪后,龙主率众抬“祭龙猪”等供品,举各色“龙旗”,把“龙神”迎到龙树脚下小石屋(龙宫)内。其中放有一个卵石——花腰彝英雄阿竜的化身。接着摆供品,点香烛,龙主抱出“龙”来用龙潭水净,祈念祝辞,并按年龄辈分长幼次序行礼叩头。用祭猪的扇子骨、猪心和猪血供奉龙神,然后砍一半祭猪各家分一块“祭龙肉”,拿回家挂在灶头祭地神,避灾难、镇妖驱邪,留一半祭猪聚餐。 2.倮哦。 “祭龙要跳龙,不跳荞不好。”倮哦指跳“祭龙调”,以龙头四弦伴奏,一不限人数,全村老幼都可参加;二不讲究穿戴,可披蓑衣拟求雨,可戴笠帽拟拜风,可扛锄头示铲地,可握镰刀喻收割。 3.送龙。 接龙要庄重,送龙要拜别。不同村寨的祭龙天数最少两天,多则四天。龙主在最后一天组织舞龙队到村民家中进行龙拜别。要踩高跷、敲大鼓、放火炮,隆重地把龙神送到村口。龙主在村中长者的护陪下,将龙神送回龙宫,然后返村以谢龙恩,祭龙结束。 三、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一)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中的仪式变迁 1.科技进步和注重娱乐性使祭典祭品、仪式等精简化。 “随着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或者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于生活文化中。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残酷和不可避免的。”[11]P114花腰彝传统祭龙必需的两种祭品,一是一棵有尖嘴雀鸟窝的松树(保佑彝家人代代兴旺),二是象征男女生殖器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MR105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OCR).pdf VIP
-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常用二级结论.pdf VIP
-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pdf VIP
- 《放疗副作用及应对》课件.ppt VIP
-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A卷).docx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pptx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