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百年——昨日经验,今天启发
清华百年——昨日经验,今天启发 【摘 要】一百年前,清华学堂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政府公派留学项目的开启。在未来的一百年中,清华大学目睹了近现代中国历经的沧桑巨变。而在这一百年中,包括当年清华学堂毕业生在内的数量众多的归国留学生为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上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笔者认为今天的我们可以从百年前的“被动留学”中获得启发,借古启今,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有计划的、目的明确的大规模“主动留学”。我们可以用这种主动留学行为投资知识、文化储备,建立全方位多文化国际交流,并利用投资人才的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与他国贸易摩擦。不同于西方列强的资源掠夺,当今中国可以以大规模主动留学的方式完成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原始积累——人才,为世界做出大国和平崛起的表率。 【关键词】留学 清华学堂 新加坡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61-02 1911年,弗吉尼亚大学的首个中国留学毕业生——颜惠庆为抄近路骑驴赶往北京荒郊的清华园去筹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时,可能没有想到这个务实的旅程确实为他的国家发展“抄到了近路”,小小的清华学堂成为中国其后100年中为国家民族贡献出最多卓越科学家、学者、工程师等的学校。2011年,当清华大学举行隆重的百年校庆时,无论他的身影是否已在历史中逐渐模糊,他和他的学生周诒春都是清华大学真正的奠基者。 当时的清华学堂因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培养留美预科学生而建,其目的仅在于为清政府的公派留美学生提供前期准备。然而,清华学堂的影响远远不局限于对这三批共180名留学生的培养,其通过输送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方式为当时的中国引进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以赵元任、胡适和竺可桢为代表的一批从清华毕业赴美留学的学生为国家带回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进步,国家革新。 此外,率先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且用于留美学生费用的美国也留得美名,并通过吸纳、培养中国留学生与中国建立了深厚长久的友谊,令其在之后与中国的政治交流、贸易发展、文化传播中都获益匪浅。 前100年的历史证明了中美两国前辈们的先见,100年后的我们是否能结合当前局势得到启发呢? 回溯历史,迄今一百多年的中国留学史基本是为了摆脱落后,求学问道“被动”留学。而今中国寻求和平崛起,必须证明在一般认为的战争、强迫贸易、殖民之外还有一条能够实现世界共赢的崛起之路。这样的共赢式崛起无疑只能通过公平贸易、文化交流等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中国必须走更加开放之路,结合自身现状、了解他国诉求、减少误解摩擦、开阔发展思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胡锦涛主席讲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可能推动中国和谐发展就是中国这一代人的“实地”,实现世界和平共赢就是这一代人的“远志”。然而,实现和平崛起的远大志向绝非易事,中国崛起的巨大潜力使她向前的每一步都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舆论阻力。这样的阻力无疑是担心中国崛起的过程也会像西方大国的过去一样,产生资源掠夺并给世界带来战争与灾难。的确,以完全和平的方式实现资本积累和国家崛起的例子在历史上绝无仅有,中国想要做到和平崛起,就必须以一个和平并且双赢的方式完成实力的积累和地位的建立。 我认为在当今世界,这样的实力积累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最重要的资源已不再是黄金、香料与煤炭,而是知识与人才。与曾经各国争相掠夺的物产与矿产资源不同,知识与人才不但可以分享和复制,还依赖不断地交流与分享来取得发展与进步。 为此,我认为中国应当学习新加坡奖学金留学方式开展以学习交流、深入了解为目标的“主动”留学,建议中国大批量、有计划地以国家支出、个人签约、专业限定、工作偿还方式输出留学生就读国际(各国优秀)大学。全面学习、深入理解世界各国历史、发展、优势、观念、情感、思维,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国内区域和国际区域的对口学习、交流、合作。 新加坡素以“人才是唯一资源”的信念来制订其人才战略。这个几乎连一寸耕地也没有的热带岛国从上个世纪就开始通过政府资助和企业赞助的方式有目的地培养本国人才和吸引外来人才,巨大的投资力度使教育支出一直保持在国家单项支出的首位。一些人才吸引项目甚至只为引进竞争力和培养联系为目的,在以优厚待遇招收外国优秀学生到本国培养后不要求任何回报。我作为新加坡奖学金项目的一名受益者,感受到新加坡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深深体会到新加坡的做法看上去是慷慨的给予,实际却是回报丰厚的明智投资。在主动留学培养本国人才方面,新加坡的各个政府部门(如教育部、新加坡警察部队)和大型企业(如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都有各自的奖学金发放方案来有计划的资助优秀学生去海外深造并签约在毕业后为国家服务,这样的方案从根本上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