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府赏珍一位清王爷文房乐事
定府赏珍一位清王爷文房乐事 “行有恒堂”主人为清代定郡王载铨。爱新觉罗·载铨,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卒于咸丰四年(1854),号筠邻主人,室名行有恒堂、恒堂、世泽堂等。他是高宗皇帝乾隆的玄孙,他的曾祖父是乾隆长子永璜(1728-1750),永璜死时年仅20多岁,被追封为定亲王,谥“安”。清代封爵第一等为“和硕亲王”,简称“亲王”,第二等为“多罗郡王”,简称“郡王”,初封时另有封号,永璜的封号即为“定”,子孙得以世袭此封号。至载铨袭爵时,即为多罗定郡王,简称定郡王。 由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根据《爱新觉罗宗谱》、《宣宗成皇帝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等清代档案资料整理的载铨年表可知其主要履历如下:嘉庆十二年(1807),为上书房伴读。十六年,为御前侍卫。十七年,为尚茶正。十九年,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二十一年,为二等辅国将军。二十二年,为内阁学士。道光二年(1822),为正红旗汉军都统。三年,为二等镇国将军、火器营总统大臣。五年,为健锐营总统大臣。十一年,为不入八分镇国公。十二年,为内大臣。十四年,为御前大臣、礼部尚书、经筵讲官。十五年,为奉恩辅国公、工部尚书。十六年,奕绍死,载铨袭爵为多罗定郡王。十七年,为镶白旗满洲都统。十九年,为宗人府宗令。二十六年,为玉牒馆总裁。咸丰二年(1852),为步军统领。四年去世,追封和硕定亲王,谥“敏”。 载铨是道光末年受皇帝宠信的股肱大臣,道光去世前,诏为顾命大臣,是朝廷中有实权的人物。鸦片战争前后,道光朝野就存在以穆彰阿为首的满官派系、以潘世恩为首的汉官派系和以载铨为首的皇族派系。这三大派系之间,虽然时有争权夺利的斗争,但在道光皇帝的掌控下,基本得以相安无事。道光去世后,文宗咸丰皇帝即位,载铨倚老卖老,日益骄纵,遂于咸丰二年(1852)六月,因“《息肩图》案”,受到给事中袁甲三的上疏弹劾,被罚俸罢职。《清史稿》卷221《高宗诸子》记载载铨生平,主要记载的就是这一段历史。载铨权重一时,而载入《清史稿》的却是这样一段不光彩的历史,这一方面固然是《清史稿》修撰的粗疏,另一方面,也可见《息???图》一案在当时的较大影响。要了解载铨其人,就必须对《息肩图》案始末有所认识。 民国笔记小说《凌霄一士随笔》比较详细地记录了“《息肩图》案”的始末,是了解此案的重要资料。其大致情况是这样的:载铨为道光皇帝所倚信,身居要津,但咸丰帝即位后,宠眷渐衰,因此心中有所怨望。于是载铨请人绘制了两幅《行乐图》:一幅为《曳车图》,画一老叟曳车之状,顾名思义,是比喻自己曾身担家国重任,曳以前行的意思;另一幅为《息肩图》,绘自己作园叟状,倚花担而立,旁边点缀竹石,寓意自己鞠躬尽瘁,今得卸责,可以逍遥田园之中。载铨为两图亲自题诗七首,又索知交权贵题和,并将两图分别仿绘在折扇上,兼以细楷誊录友人的唱和之作,分赠和者。载铨的自题诗颇有牢骚意味,如:“力倦长途只自怜,苦无旁贷慨羁牵。任劳从古皆如此,释担于今见有焉。张翰思莼归隐日,陶潜对菊遂初年。白头不作宵征计,袖手花间得息肩。”和诗的有成亲王、宰相潘世恩父子、武英殿大学士卓秉恬,以及后来的户部尚书祁寯藻、柏葰等人。 在法制严苛的封建清朝,这样不合时宜的画和诗作流传于外,是颇有危险的。果然,咸丰二年六月,给事中袁甲三上疏弹劾,称:“载铨营私舞弊,自谓操进退用人之权。刑部尚书恒春、侍郎书元潜赴私邸,听其指使。步军统领衙门但准收呈,例不审办,而载铨不识大体,任意颠倒,遇有盗案咨部,乃以武断济其规避。”(《清史稿》)弹劾载铨的袁甲三,向以“好弹击,颇著直声”闻名,“其劾载铨肆意妄行、不恤物议诸款,词甚峻万”(《凌霄一世随笔》)。疏中又说载铨广收门生,外间传闻有“定门四配”、“十哲”、“七十二贤”等说法,指其朋党为奸。而宗室结联政要,是大清律例严格禁止的。咸丰诘问载铨广收门主有何证据,袁甲三遂奏称:“闻载铨绘有《息肩图》一卷,题承甚多,凡属门生,均系师生称谓。应请旨饬令载铨将所藏《息耆图》呈出,则某人为门生,历历可数,无从含混矣。”(《凌霄一世随笔》)于是载铨只能将《息肩图》呈上,咸丰看了,谕旨曰:“诸王与在廷臣工不得往来,历圣垂诫周详。恒春、书元因审办案件,趋府私谒,载铨并未拒绝。至拜认师生,例有明禁,而《息肩图》题咏中,载龄、许诵恒均以门生自居,不知远嫌”(《清史稿》)于是,下诏“罚(载铨)王俸二年,所领职并罢”(《清史稿》)。同时受到此案牵连的还有载龄等人。 在清代众多残酷的文字狱中,“《息肩图》案”可以算是很微末的一件,也没有造成血雨腥风的杀戮,但事关宗室至亲,故仍为时人胆颤。虽然此后载铨仍有起用,但两年后,即病作去世了。权重一时的顾命大臣以这样黯淡的结局匆匆收场,不禁令人唏嘘。其实,据《凌霄一士随笔》的推测,袁甲三弹劾载铨,可能是咸丰皇帝授意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