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和胆道寄生虫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脏和胆道寄生虫课件

3. 防治 (1)注意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2)加强粪便管理 (3)治疗病人和感染者 小 结: 细粒棘球绦虫 包生绦虫 学习目标: 1 成虫寄生于犬科食肉类动物小肠 幼虫(棘球蚴、包虫) 人、食草动物组织器官 棘球蚴病、包虫病 【形态】 1.成虫 长约2~7mm,为最小的绦虫之一。 头节有顶突、两圈小钩和四个吸盘,为吸附器官。 链体具幼节、成节和孕节各一节,孕节内子宫含虫卵200~800个。 结构特点: 小型绦虫,2~7 mm 吸盘、顶突、小钩 幼节、成节、孕节各一节 头颈节 幼节 成节 孕节 头节呈梨形,有顶突和4个吸盘。顶突上有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呈放射状排列。顶突顶端有一顶突腺,分泌物有抗原性。 2. 虫 卵? 呈球形 直径平均34μm 壳薄易脱落 壳内为胚膜,较厚,棕黄色光镜下呈放射状条纹 内含六钩蚴有3对小钩 光镜下与带绦虫虫卵难以区别 卵壳 六钩蚴 胚膜 3.幼虫(棘球蚴,包虫) 角皮层 生发层 生发囊(育囊) 子囊、孙囊 原头节(原头蚴) 囊 液 囊 壁 囊内容物 棘球蚴 囊 砂 (棘球蚴砂) 为圆形囊状体,随寄生时间长短、寄生部位和宿主不同,直径可由不足1cm至数10cm。棘球蚴为单房性囊,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生发囊、原头蚴、囊液等)组成。有的还有子囊和孙囊。 棘球蚴 棘球蚴 吸盘 原头蚴模式图 小钩 顶突 原头蚴 生发囊 原头蚴与棘球蚴、成虫的关系: 中间宿主 终宿主 头节内翻的原头蚴 棘球蚴砂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狗等犬科动物小肠内 孕节和虫卵随狗等的粪便排出体外 人、羊等误食虫卵而导致 感染(棘球蚴) 犬科动物食入含棘球蚴内脏,原头蚴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犬科动物 发育过程: 成虫 虫卵 六钩蚴 棘球蚴 中间宿主 终宿主 原头蚴 人及羊、牛等草食动物 棘球蚴 中间宿主 生活史要点 感染期: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寄生部位:各部位(肝、肺、脑、腹腔等) 致病阶段:棘球蚴 所致疾病:包虫病 宿主:中间宿主 — 人、羊、牛、猪、马等 终宿主 — 犬、狼、狐 寄生虫学检验 parasitology examination 检验诊断 教研室 第三章 肝脏与胆囊寄生虫 检验诊断 教研室 全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系列教材 善舞红袖传飞鸿 莫言深闺空寂寞 第三章 肝脏与胆囊寄生虫 华支睾吸虫 (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 学习目标: 1、掌握肝吸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学及实验室检查; 2、熟悉肝吸虫预防和治疗原则; 3、了解肝吸虫的致病及临床表现; 【形态】 1.成虫 虫体狭长,背腹扁平,前端尖细,后端略钝,外形似葵花籽仁。体薄而柔软,活体时呈淡红色,死后为灰白色。 口吸盘较大,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略小,位于虫体前1/5处。雌雄同体,两个前后排列的睾丸位于虫体后1/3处,呈分支状,故称华支睾吸虫。 口吸盘 肠支 腹吸盘 子宫 卵黄腺 睾丸 2. 虫卵 是人体寄生蠕虫卵中最小的。黄褐色,似芝麻状,微小。前端较窄有小盖,其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后端钝圆有小疣样突起。卵内含成熟毛蚴。 【生活史】 豆 螺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 肝胆管 终宿主 人 保虫宿主 猫、犬等哺乳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 豆螺、沼螺等淡水螺类 生活史要点: 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鱼虾 感染阶段 囊蚴 感染方式 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 【致病与临床表现】 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管内引起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1.致病机制 虫体分泌物、代谢产物和虫体崩解产物等化学刺激 + 机械性阻塞作用 阻塞性黄疸 胆管炎、胆囊炎,如感染化脓性细菌则为脓性胆管炎 门脉高压+肝脾肿大+腹水 胆汁淤积 胆结石(虫体、虫卵)或 胆管癌(主要为腺癌) 继发细菌感染 反复长期发作 胆汁性肝硬化 2.临床类型与表现 根据临床症状、体症可分成如下类型: 轻度感染:轻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粪便中查见虫卵。如有症状一般起病缓慢,表现为头痛、头晕、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轻度腹泻、倦怠无力,浮肿和贫血等。 中度感染:可常见腹痛、腹泻、肝区疼痛等,可并发胆囊炎或胆结石。 重度感染:肝脾肿大,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横切面) 感染华支睾吸虫的晚期病人 肝脾肿大、门脉高压、腹水 实验诊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