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本气候分类法简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柯本气候分类法简介

柯本氣候分類法簡介 前言 氣候是具有複雜機制的各種氣候要素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所以沒有一個氣候學家能夠發展出一個適用於所有地方、所有使用目的,對氣候特性有完整無遺描述的氣候分類系統。故此,在發展一個氣候分類系統時,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界定氣候,如果僅用一種氣候要素,雖然仍然可以表現很多氣候資訊,但顯然很難符合”氣候分類”的要求,如果同時考慮很多氣候要素,則系統會變得很複雜混亂,不符合氣候分類的目的(Robinson Henderson-Sellers,1999:117)。另外,氣候分類系統是要落實在氣候區劃工作上,但是氣候區的劃定就如同其它地理現象的分區,會牽涉到時間與空間尺度(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分布於低緯度 B 乾燥地植物 Plantes xérophiles actuelles 溫度要求與A類相似,能容忍最小濕度的植物 C 中溫地植物 Plantes mésothermes 中程度的氣溫(年均溫15~20℃)、中程度濕度要求的植物,植物生長的特定期間水分供應需充足,可細分為,分布在中緯度 D 低溫地植物 Plantes microthermes 適應低溫(年均溫14~0℃)要求的植物,濕度年間分配大致均等,夏季氣溫高,冬季有顯著低溫,可細分為,分布於中、高緯度 E 極低溫地植物 Plantes hékistothermes 能適應極低氣溫(年均溫0℃以下)的植物,可細分為,分布於極地、高山林木界限外的地區 資料來源:矢澤大二(1989; 66)據(Candolle , 1874) 註:據De Candolle 的說法,極高溫地(年平均溫30℃以上)植物(Mégistotherms) 在石炭紀之前的分布甚廣,並變成現今的煤,現在只有溫泉中可見, 故並未將此分類列入表一中。 柯本本身的植物學訓練,以及當時Candolle及Drude二氏的植物區域分布研究成果,使柯本認為天然植物或可作為生物性的氣象儀器,成為綜合氣候環境特性的指標。柯本(1900)的第一次氣候分類,就是應用Candolle所主張的分區法,來劃分世界植物氣候帶,再以具代表性的植物、動物、甚或典型天氣現象的分布的月溫濕度臨界數值,來細分各帶的氣候區。柯氏並以理想大陸圖,來表示各氣候帶區的大致分布,該圖由南極至北極,中為大陸,兩旁為海洋,大陸假設為平 坦無山(圖一),故柯氏此分類法中的C7:高地莽草原氣候、E3:犁牛氣候、E4:羚羊氣候、F:永凍氣候均未列於此圖中。 圖一 柯本(1900))附註:t:年均溫,r:年雨量,夏雨區:熱季最多雨月之月量,最少為冷季最少雨月雨量的十倍以上,冬雨區:冷季最多雨月之月量,最少為熱季最少雨月雨量的三倍以上,年雨區:降雨的季節分配介於夏雨區與冬雨區之間者 柯氏(1928)的分類法如與柯氏(1900)—Geiger—Trewartha分類。 圖二 柯本法世界氣候區圖 桑士偉氣候分類法簡介 桑士偉認為柯本等用氣溫與雨量的平均值作為氣候分類的標準,並不是最有效的氣候要素,不足以表現氣候的有效性(climatic efficiency)。所謂氣候有效性或有效的氣候要素是有效地支持植物生長的氣候能力。桑氏認為應發展控制植被生長、土壤水分狀況及生態環境特性的氣候要素的有效指數,並以這些指數作為分類的依據(陳正祥,1957:18)。   桑氏認為支持植物生長的有效溫度(thermal efficiency),可藉「可能蒸發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用Ep表示)此一參數來估計,因為Ep是與地表可用能量相當的土壤蒸發與植被蒸散所需的水量,故可能蒸發散量不僅表示水分由地面轉到空氣中去,與降雨相對的一個量數而已,它還是地表顯熱轉變為大氣中潛熱的關鍵,故一地Ep的大小與所得的能量多少有關,可說是溫度的函數。Thornthwaite(1948)的有效溫度(TE)指數,即以可能蒸發散量的毫分(mm)來表示,並以年等溫線23℃為熱帶與溫帶氣候的界限,此正相當於可能蒸發散量1140mm,其餘各氣候型的TE指數如下: 表一  桑士偉的有效溫度指數氣候型分類   此外,夏季為主要農耕期,故有效溫度集中於夏季的程度,亦可視為氣候的主要因素。桑士偉(1948)的分類法所列的第四個字母,即為標示TE指數集中於夏季的百分率(表二)。 表二  桑士偉的有效溫度指數夏季集中率的副型 副 型 TE指數集中於夏季的百分率   a` <48% b4` 48.0-51.9% b3` 51.9-56.3% b2`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