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二采区下组煤防治水措施.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二采区下组煤开采防治水措施 镇城底矿 2008.1.10 东二采区下组煤开采防治水措施 1、采区概况 东二采区地表位于城家曲和阴家沟一带,位于井田东北角,东二采区地表沟谷纵横。地形最高点在抢风梁附近,标高在1200米;最低点在采区北部的汾河沿岸附近,标高在1000米。2.3#煤盖层厚度90-360米,8#煤盖层厚度160-430米。现上组煤已采空,采空积水较多。 东二采区总的构造形态为南倾伏的复式向斜构造,北部较高,南部较低,区内地层走向变化较大,地层倾角在4-18度之间,平均9度,区内断层、陷落柱发育,到目前为止,开采2.3#煤共揭露大于3.0米断层30条,陷落柱24个。采区下组8#煤层厚度为1.70-4.98米,平均为3.30米。东北部煤层较薄,约2.2米左右,西部、南部较厚。全区煤层均可采,属稳定煤层,含1-2层夹矸。 2、采区水文地质条件 2.1区域概况 太原西山东山地区和太原盆地构成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水力联系,东、西山地区地下水向太原盆地汇集,除部分水量由大泉排泄外,其余部分向南运移。但由于彼此之间构造格局的不同,边界条件的差异,各自又为次级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镇城底矿井田就处在太原西山地下水系统的补给迳流区。太原西山区域地下水可分为四种类型:奥陶岩溶裂隙水;汾河及大沟谷中第四系冲积层的孔隙水;石炭二迭系风化裂隙潜水及石炭二迭系薄层灰岩,砂岩裂隙承压水。其中以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水为主。 本井田处于马兰向斜东翼,奥陶系地层在井田北部和西北部外围广泛出露,向区内埋藏渐深。与掩盖区比较,露头区倾角一般显著变陡,岩溶也较发育,其岩溶形态以溶蚀裂隙为主,溶洞较少。镇城底井田及周边钻孔揭露奥灰岩溶水显示,其外围富水性较好,向井田南及东南部逐渐变弱,特别是奥陶系峰峰组,富水地段岩性以石灰岩为主。制约古交矿区奥陶系灰岩含水组的含水性主要取决于其埋藏深度,即标高愈高,透水性、含水性愈强,反之则弱;其次为构造和岩性条件。据区域资料,奥陶系顶面标高低于550m者含水性较弱,低于470m者不含水。 2.2含水岩组的划分及其特征 镇城底矿地处西山煤田西北边缘,地貌表现为中低山,地表切割强烈。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层总体上为向东南倾伏的单斜构造,区内最大的河流汾河从井田北部流过,区内阴家沟、歇马沟季节性河流由西南向北东汇入汾河。依据本区地层发育状况及其水文地质特征,可将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奥陶系石灰岩岩溶含水岩组、太原组石灰岩岩溶含水岩组、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及采空区上部砂砾岩裂隙含水岩组。 2.2.1奥陶系石灰岩岩溶含水岩组 本含水岩组是矿区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有中奥陶统峰峰组及上马家沟组。 2.2.1.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本组平行不整合于本溪组之下,厚29.75~157.60m,平均95.32m,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角砾状泥灰岩、灰岩及石膏,由于泥质含量高,岩溶裂隙不发育,一般可视为隔水层;上段主要为石灰岩、泥灰岩,厚约60m,该段长期处于剥蚀作用下,裂隙充填泥土较多,影响岩溶发育,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因此使得其富水性差异较大,如井田北部峰峰组含水性表现为强,南部弱,甚至不含水。该组水压标高830~885m,单位涌水量0.21~11.63L/s.m,渗透系数0.418~38.66m/d,水质类型为HCO3-Ca·Mg、HCO3·SO4-Ca·Mg和SO4·HCO3-Ca·Mg型,矿化度377-641mg/L,水温13~14℃。 本组含水性与其埋藏深度关系极其密切,埋藏愈浅,岩溶裂隙愈发育,含水也就愈丰富;反之则愈少。如井田北界外的Z-9号孔,O2f埋藏深度182.95m,岩溶发育,含水性好,单位涌水量(q)值达7.91L/s.m,渗透系数(K)值24.38m/d;而埋藏深的GS-13-2、416孔,岩溶不甚发育,仅有少量蜂窝状溶洞,含水性很差,q值最大仅0.118L/s.m,K值最大0.481m/d,并且GS-14号孔O2f不含水。总之本组含水性因地而异,相差悬殊,富水性南北差异性较大,东南部地段甚至可视作非含水层。 2.2.1.2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本组平均厚度226.04m,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为角砾状泥灰岩、石灰岩夹薄层石膏,厚40m左右,岩溶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中段主要为豹皮状厚层石灰岩夹薄层白云质灰岩,平均厚100.20m,岩溶裂隙发育,钻进中水位、水量有变化,富水性较强;上段主要为石灰岩夹薄层泥灰岩和泥质灰岩,平均89.81m,岩溶裂隙发育,大部分钻孔揭露该层时均出现漏水现象,水位急剧下降,消耗量增加,本段是该组主要含水层段,富水性强。本组水压标高886.551~896.467m,单位涌水量0.67~2.72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