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下)新PPT
esp: 酶与载体结合后,可以长期保存。如游离的胰凝乳蛋白酶在pH4.1,4℃保藏4个月后残留的活力只有2%,而偶联于琼脂糖后经同样处理可残留82%的活力。这对酶制剂的贮存和运输有重要意义。 esp: 将巨大芽孢杆菌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到聚丙烯腈纤维载体上。将酶于0.05 mol/L的磷酸缓冲液(pH 7.5)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保温6小时,测定酶活力。固定化酶在50 ℃以下稳定,天然酶在40 ℃以下稳定。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优于天然酶。 1.固定化酶;2. 天然酶 酶固定化后,抗变性剂(尿素、盐酸胍、有机溶剂等)能力提高,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出现激活。 固定化酶对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的抵抗力也比天然酶高。见下表: 残留活力(%)? 天然氨基 与DEAE-纤维素 与DEAE-葡聚糖 酰化酶 结合的酶 结合的酶 胰蛋白酶 23 33 87 蛋白酶-P 48 53 88 2 、固定化后酶稳定性提高的原因: a. 固定化后酶分子与载体多点连接。 b. 酶活力的释放是缓慢的。 c. 抑制自降解,提高了酶稳定性。 (二)最适条件变化 1.固定化酶的最适pH变化 酶固定化后,对底物的最适pH和pH活性曲线常常发生偏移。一般说来,用带负电荷载体(阴离子聚合物)制备的固定化酶,其最适pH值较游离酶偏高。反之,使用带正电荷的载体其最适pH值向酸性偏移 pH对固定化前后天冬酰胺酶 活力的影响 1.固定化酶;2.游离酶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 改变酶的空间构象 (2)影响酶的催化基团的解离 (3)影响酶的结合基团的解离 (4)改变底物的解离状态,酶与底物不能结合或结合后不能生成产物。 pH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1) 载体带负电荷,pH向碱性方向移动。载体带正电荷,pH向酸性方向移动。 微环境是指在固定化酶附近的局部环境,而把主体溶液称为宏观环境。 pH的变化 2)产物性质对体系pH的影响 催化反应的产物为酸性时,固定化酶的pH值比游离酶的pH值高;反之则低。 2.最适温度变化 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一般比游离酶高,提高的程度与载体性质有关。 如氨基酸酰化酶固定于DEAE-纤维素,最适温度提高7℃,固定于DEAE-葡聚糖可升高12℃,达72℃。 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可提高1-2倍,所以固定化酶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从而加快反应速度。而且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还可避免微生物污染。 (三)专一性的变化 催化小分子底物的酶固定化后专一性一般不变,但底物为大分子的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等,固定化后专一性可能发生变化。其产物可能与游离酶不同,应用时需注意。 糖化酶用CM-纤维素叠氮衍生物固定后,相对分子质量8000的直链淀粉的活性为游离酶的77%,相对分子质量50000的只有17%。 (四)相对活力的变化 固定化酶的活力在多数情况下比天然酶小,其专一性也能发生改变。 例如、用羧甲基纤维素作载体固定的胰蛋白酶,对高分子底物酪蛋白只显示原酶活力的3%,而对低分子底物保持不变。所以,一般认为高分子底物受到空间位阻的影响比低分子底物大。 (五)米氏常数的变化 固定化酶的Km与游离酶的Km有些变化,有些变化很大。使用载体结合法制成的固定化酶Km变化的原因,有时主要是载体与底物间的静电作用的缘故。 三、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1. 固定化酶的比活:每(克)干固定化酶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 或:单位面积(cm2)的酶活力单位表示(酶膜、酶管、酶板)。 2. 操作半衰期:衡量稳定性的指标。 连续测活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下降为最初活力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t1/2=0.693t/2.303log(E 0/E) t:固定化酶反应(应用)的时间 E 0原有固定化酶的酶活力 E反应t时固定化酶的酶活力 E 0/E时固定化酶的酶活力残留分数 三、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3. 或称偶联效率,活力保留百分数。一般用蛋白量来衡量。 4. 5.相对酶活力:具有相同酶蛋白(或RNA)量的固定化酶活力与游离酶活力的比值称为相对酶活力 四 、固定化酶的活力测定方法介绍 1. 振荡测定法: 2. 酶柱测定法: 退出 Enzyme Engineering酶工程 第五章 固定化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酶固定方法 第三节 微生物、植物、动物细胞的固定方法 第四节 固定化原生质体和辅酶 第五节 固定化酶的性质 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