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应用
浅谈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应用 摘要: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针灸 推拿 治疗 颈椎病 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62-01 1 前言 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骨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2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2.1 颈型颈椎病。仅以颈部轻微疼痛不能较持久地看报、书写,颈部活动基本正常,无上肢放射痛。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除颈部疼痛外,可出现明显上肢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颈部活动度受限或僵硬感。患肢乏力,握力减弱,手指麻木等。 2.3 脊髓型颈椎病。颈痛伴四肢麻木、僵硬、力量减弱;手不能持物和自如活动;行走笨拙,甚至不能站立与行走,直至瘫痪。部分患者胸、腹部有明显束带感,异常不舒服。大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急、尿频等。 2.4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痛、眩晕、头痛、视觉症状(复视、幻视、视力下降),甚至猝倒,但意识无障碍。这些症状的出现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2.5 交感型颈椎病。颈痛伴偏头痛、头晕、头胀、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或有疼痛。肢体发凉,皮温降低,手指麻木、肿胀或痛觉过敏等。 3 针灸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3.1 颈型颈椎病。风池、颈夹脊穴、天柱、肩井、后溪。 3.2 神经根型颈椎病。风池、颈夹脊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3.3 脊髓型颈椎病。风池、颈夹脊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3.4 椎动脉型颈椎病。风池、颈夹脊穴、百会。 3.5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风池、百会、内关、合谷、大椎。 颈部夹脊穴主治??关症状:颈4-5适应症——上臂外侧疼痛或麻木;颈5-6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拇指、食指麻木;颈6-7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食指、中指麻木;颈7-胸1适应症——上臂、前臂尺侧、小指、无名指麻木。 颈部夹脊取穴法:根据X线或CT提示的颈椎病变及症状进行颈夹脊针刺,强调针感至患侧肩背、前臂、手指为佳。平补平泻手法,施以温针治疗,每日1次。以上穴位辨证加减,针刺得气之后施以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 治疗可配合刺络放血:根据病变的相应夹脊穴寻找压痛点,阳性反应点局部放血,三棱针散刺,立即拔罐吸出瘀血5毫升左右。 4 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患者取正坐位,头部稍前屈,充分暴露施术部位。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在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揉拔,在压痛点上反复施术,然后用拇指或掌根揉第一椎至第七椎两侧,使肌肉温热松驰,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低头,术后用一肘关节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术者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常听到弹响声,小关节复位,左右各一次,手法完毕。脊髓型颈椎病,有骨折,年老体弱者,不宜使用定点旋转复位法。 4.1 基本操作法。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先以轻柔的滚法施于健侧斜方肌的中、上部位,逐步过渡到患侧斜方肌,同样以中、上部位为主,约1~2分钟,这属于适应性治疗阶段。其次以指揉法施于风池、肩井、阿是诸穴每穴约1分钟,并适当配合颈部屈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被动运动。再继以上法于患侧施用滚法,仍以斜方肌、冈上肌部位为主,并配合颈部六个方向的被动运动,约5分钟左右。最后在痛点做按压、弹拨法,拿肩井,按揉列缺、曲池穴,搓肩背结束治疗。此法适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操作治疗;同时也可作为其他各类型颈椎病的基础治疗。 4.2 辨证治疗。 4.2.1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基本操作基础上。第一加定点按压旋颈法,即一手以拇指指腹固定按压在颈椎棘旁压痛点;另一手屈肘以肘窝夹住患者下颌作轻轻上提再缓缓旋动颈椎l~2次。第二加颈部端提牵伸法,医生以双手紧挟患者双侧下颌作缓慢向上的端提牵伸动作3~5次。第三加根据脊神经所分布的患肢区域作上肢推拿治疗。 4.2.2 脊髓型颈椎病。基本操作完成后,加背部(俯卧位)膀胱经的滚法和督脉经的按压法,约5~8分钟。继而沿膀胱经从臀、股后、小腿后至眼跟用滚法;辅以按压环跳,指揉委中,拿承山,拿跟腱约3~5分钟。患者取仰卧位,医生施滚法于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