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本意识.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本意识

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本意识   所谓“人本意识”,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换言之,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调“人本意识”,当然并不意味着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为所欲为。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主观目的与客观规律相统一。而这完全符合新闻报道的内在要求。   那么,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报道又是如何“以人为本”的呢?      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公民的知情权      新闻人之职业道德先天地要求从业者必须遵从良知,真实报道。也就是说,在不违犯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全面、准确、及时地公开事实真相,给予最广大人民以对事实真相的了解、评判的权利。这是关于“危机报道”3T原则中的第一个原则(Tell the truth)。   由于多种原因,中国的“事件新闻报道”曾几何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可信”的感觉。人们宁愿相信小道消息,宁愿通过外电来对中国的突发事件作出判断。从根本上说,这不仅是新闻人和新闻管理者主动放弃了对民众的宣传机会,更是不尊重公民权利的一种表现。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意识形态控制的进一步宽松,“公民意识”在新闻报道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世纪之交,几次大的“事件”的报道,体现出了新的更加“透明”的趋势。譬如对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我们欣喜地看到:   第一,有关单位先后允许3000余名记者进入灾区进行全面而真实的报道,这其中包括近百名境外记者,甚至包括因辱华事件而引起中国民众巨大不快的CNN记者。实际上,这些境外记者的报道,不仅向全世界公布了巨灾情况以引起全球的共同关注和深切同情,也通过对中国政府积极救灾情况的及时报道从而“改善”了中国政府的形象。我们注意到,早在2007年1月1日,中国就实施了保障境外记者采访自由的“国务院477号令”。正是有了这一政府法规,中国从机制上对境外媒体的自由采访进行了有效规范。   第二,各??媒体形式包括政府主流媒体和非政府“草根媒体”,共同发挥了新闻传媒的巨大作用。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不同于以往的一个地方是,主流媒体和各种民间信息渠道(“草根媒体”)共同承担起了新闻传播重任。由于地震对政府通信设施包括网络、电信、电视、平面媒体等的全面损害,使得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方的信息传播只能通过有限的手机短信来进行。而手机短信显然属于“草根媒体”,它无法与强大的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相抗衡。但就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草根媒体”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据报道,短信除了通报信息、组织捐款、求助找人等功能外,还起到了支撑信念、化解情绪等作用。   据报道,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一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人们可以看见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伏地支撑着身体……当救援队员走向下一片废墟时,救援队队长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有个孩子还活着!”一番艰辛的努力之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身体的庇护,竟毫发未损。医生为孩子做检查时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行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死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禁不住流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http://www.省略/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59866/c82)   这则消息在网上广为流传,母亲的短信内容被称作是“天堂之音”。另一个颇有说服力的事实是,汶川大地震后,成都共有19条短信人们耳熟能详。譬如:   活着真好,莫在意钱多钱少。汶川地震,分不清你是乞丐还是富豪!   活着真好,莫计较权大权小。汶川楼板,不认识你究竟有无九尺官帽!   活着真好,莫为身外之物、世态炎凉烦恼。汶川地震,埋藏了多少豪情壮志、俗事纷扰。   活着真好,请记住这汶川的分分秒秒。幸存的生命,再次演绎了爱的伟大、情的崇高!   无疑,这些短信是四川人民热爱生活、直面灾难的一种反映,它的广泛流传起到了化解情绪、稳定军心的作用。   第三,政府权威部门逐日发布此次汶川地震死亡、受伤和失踪人数,准确报道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及使用情况。只要对照唐山大地震(1976年)、SARS事件(2003年)报道,我们就不难作出判断。   第四,在进行正面宣传的同时,并不避讳对一些不法分子违法行为的真实揭露。如哄抬物价、偷盗抢劫等。这其实也是在震慑那些有可能具有不良企图的不法分子。因为,此类事件的真实报道可以体现法律的威严,同时也敦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