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误区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误区
自从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相继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作为长春的本地新闻栏目,《守望都市》、《城市快递》等以报道民生新闻为主的品牌节目也逐渐成为市民喜爱的精品栏目。
民生新闻的出现给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价值观念上的冲击、传播形态上的突破和话语空间上的转移,但不可否认,它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新闻样式,各地的民生新闻的报道形式还存在一些偏颇甚至错误之处,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刻意追求收视率等问题。这是不应忽视的。
传播内容
电视民生新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市民话语权的体现。与公共新闻不同的是,民生新闻把受众定位于老百姓或大众,以平民的视角洞察百姓的生存状态,植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新闻表达上的“浅显”绝不等同于新闻内容的肤浅,而“民生新闻”类栏目往往容易陷入内容肤浅的误区。
内容琐碎,题材狭窄。李大娘家的下水管堵了,王大姐家的京巴狗走失了,张大爷的酸菜缸让人给砸了,赵大哥的媳妇带着儿子跑了……60分钟的节目有一半的时间把目光停留在个别老百姓最日常的生活中,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采访百姓的生活琐事中,从新闻的角度来说,这类题材不应该也绝不是新闻重点关注的。
民生新闻不能等同于社会新闻,更不是市井新闻。同传统新闻相比,民生新闻更注重服务性,看病买药、股市行情、天气预报、旅游出行、居家美食、老百姓关注的吃穿住行都是民生新闻所关注的,服务的范围虽然广泛,但如果对象过细,仅仅为个别人服务的话,受众只能得到表面化、浅层次、繁杂、无关痛痒的小消息,仅仅看个热闹而已。
民生新闻究竟应该关注什么?车祸、打斗、同性恋、第三者插足吗?这些只能算得上是社会新闻中比较低俗庸俗的新闻。民生新闻应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资讯和解读,例如:下岗再就业资讯、社区医疗服务等,通过真实的镜头体现人文的关怀和社会的和谐,这才是新闻从业人员所肩负的职业使命。
刻意追求真实。很多民生新闻栏目曲解了“民生新闻以人为本,追求???民化宗旨”的传播理念,在节目中滥用“原生态手法”,刻意追求偷拍、纪实的真实性。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以为负面报道有冲击力就不厌其烦地报道负面新闻,而理应更加关注的,如相关部门采取怎样的措施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此类现象是否仍有存在,事件的相关人怎样处理等,所有的后续报道都没有向观众说明或含糊其辞、不了了之。
此外,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刻意追求感人和煽情也是目前此类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医患救助则成为其永远不变的主题,今天是白血病儿童需要药费,明天是绝症学生需要手术费,后天又有打工妹的住院费落实不了。诚然,帮助弱势群体,向社会献爱心是社会风气和文明的具体体现,社会募捐也是人民为了给政府减轻负担或者民族凝聚的一种体现方式,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如果媒体能将新闻点聚焦在多关注政府及时反映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上,而不是一味地发动群众进行募捐活动,相信此类民生新闻会更值得人们深思和关注,毕竟需要救助的人太多,而这不是我们个人所能及的。
传播技巧
作为动态性极强的民生新闻,如果只挖掘新闻表面,无疑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无论是作为传播主体的新闻记者、主持人,还是新闻幕后的策划、编导都应注意传播中的技巧。
欠缺采访技巧。民生新闻往往是突发的,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事实,这对新闻记者的要求就提高了。如果记者做的仅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询问几个目击者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和经过,而忽视新闻背后的故事,那作为电视观众还不如去看明天的报纸来得更直观。
此外,与其他栏目比较,民生新闻需要更多的新闻记者,而一些电视台的多数栏目都以组聘的形式招收一些在校学生或是没有经过专门新闻采访训练的人员,导致节目播出时,记者的语言简单、生硬、随意性太强,采访语言缺乏一定的逻辑,降低了节目的可看性。
缺乏系统策划。新闻在于选材,节目在于策划,即使是一个再好的新闻题材,如果在报道、编辑中缺乏整体的策划思路,仍然会失去新闻本身的价值和可看性。“多档次、分时段”已经成为民生新闻独特的传播方式,但在注重新闻“量”的同时,传播“质”的问题开始浮现。一档节目几十条新闻信息,虽有先后侧重,但是整体上还是缺少一个个“框架”、“板块”来组织各类题材,各条新闻仍然是“散兵游勇”,新闻的组合效应体现不出来。如果多个板块围绕“民生”理念,形成“梯级传播效应”,相信不仅节目呈现整体化,栏目品牌也有了自己的个性化。
传播主体。民生新闻的操作方式、表达形式等众多元素都可以克隆借鉴,但难以复制的是新闻主持人,因此打造个性化的品牌主持人就成为摆脱共性,凸显个性的快捷方式。
主持风格。个性化的主持人是一个栏目最直接的名片、最具象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5年版).pptx VIP
- 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小升初数学试卷.pdf VIP
- (2025年)(职业资格)初级养老护理员模拟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到橘子林去》高考真题说题课件.pptx VIP
- 纪录片创作(第三版).ppt VIP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2023-2024学年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pdf VIP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脑电监测在全身麻醉镇静患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版).pptx
- 2025届全国各地高三模拟试题分类精编0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学生版.pdf VIP
- 2025年成都西川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