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纵膈原发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临床医学系PPT
正常胸腺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起源于胚胎时期第3(或第4)鳃弓内胚层,是原始前肠上皮细胞衍生物,随胚胎生长发育而附入前纵隔。 儿童时期 胸腺呈长方形或梯形,位于胸骨后与心脏大血管之间并与之紧贴 密度均匀,呈肌肉组织密度 边缘丰满多见,也可平直或稍凹陷 婴幼儿胸腺常肥大,呈帆可状突入肺内 正常胸腺影像表现 小儿胸腺 14岁 正常胸腺CT表现 20-30岁 胸腺为三角形,边界清楚 侧缘平直或稍凹陷 密度低于肌肉组织 其内胸腺组织已开始萎缩并被脂肪组织替代 23岁 正常胸腺CT表现 30-40岁 胸腺组织大部被脂肪组织替代,故CT值明显下降。 36岁 正常胸腺CT表现 40-60岁 胸腺组织几乎被脂肪组织完全替代,故CT值为脂肪密度 内可见斑点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影,为残留的胸腺组织 直径一般不超过7mm 47岁 56岁 正常胸腺CT表现 60岁以上 胸腺组织被脂肪组织完全替代,CT值为脂肪密度 体积缩小 胸腺瘤 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 【临床与病理】 组织学: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混合型 生物学行为:非侵袭性胸腺瘤及侵袭性胸腺瘤 临床:患者可无症状,约30%左右的病人伴重症肌无力,约20%左右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现有胸腺瘤,部分病人伴有血液r-球蛋白降低 影像学表现 X线:纵隔增宽,胸骨后肿块 CT:多位于主动脉弓至肺门的前上纵隔,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可有囊变、钙化,均匀强化;侵袭性肿瘤肿块大,边缘不规则,脂肪界面模糊,胸膜结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MRI: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有强化 男 61岁 左侧肢体无力1个月 M,52Y。右上睑下垂5月。平扫CT值约38Hu 前纵隔内见一占位,明显均匀强化,增强后约93Hu。 侵袭性胸腺瘤 畸胎类肿瘤 概述 为较常见的纵隔肿瘤, 发病率仅次于胸腺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常位于前纵隔中部 由胚胎时期第3、4对腮弓发育异常所致,主要为部分潜能细胞迷走脱落,并随心血管的发育进入纵隔所致 【临床与病理】 分类:囊性畸胎瘤及实性畸胎瘤 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含外、中胚层组织 实性畸胎瘤含三个胚层组织。瘤内含液体、脂肪、汗腺、毛发、毛囊、肌肉、钙化、牙齿及骨骼 恶性者呈浸润生长并可发生远处转移 临床特点:多数不超过40岁;继发感染,少数甚至发生支气管瘘 影像学表现 X线:前纵隔类圆形肿物,可轻度分叶,肿瘤内骨骼块影有确诊意义 CT:囊性畸胎瘤呈厚壁囊肿,多为良性,边缘光整,囊壁常有蛋壳样钙化,CT示其内为均一的液性密度;实性肿瘤内含脂肪成分(-25~-50HU)、钙化或骨骼 (100HU)和软组织成分。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周围脂肪界面密度增高、侵犯胸膜、心包者提示恶性 MRI:肿瘤内脂肪呈短T1长T2信号 皮样囊肿 纵隔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女 51岁 主因间断性左前胸部疼痛1个月 病理: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局部退变钙化 纵隔实性畸胎瘤 淋巴瘤 临床与病理 霍奇金(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以HD多见,以侵犯淋巴结为主,结外少见,多见于青年,其次老年; NHL主要结外器官受累,多见青少年,其次为老年 临床:常有发热和气道压迫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亦可增大 纵膈原发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陈英敏简介 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毕业学校:天津医科大学 学历及学位:医学博士(PhDMD) 联系方式 电话:0311箱:yingmin_chenq@126.com 本章重点、教学计划: --掌握纵隔原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在纵隔分区中的好发位置 --掌握常见6种纵隔原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纵隔是指位于胸廓中央,前壁由胸骨和相关肋软骨、后壁由脊柱及相关肋骨、两侧由纵隔胸膜所围绕而成的区域。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及食管等结构,又有神经组织、淋巴组织及脂肪组织等。 纵隔病变为起源于纵隔和(或)累及纵隔内结构的病变,可分为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 ,以肿瘤多见。 纵隔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瘤,转移瘤较常见。原发肿瘤及瘤样病变通常包括纵隔内各组织和结构所产生的肿瘤和囊肿,但不包括食管、气管、支气管和心脏起源的良、恶性肿瘤。 九分区法 七分区法 上横线:胸骨角与T4椎体前下缘的连线 下横线:T9椎体最下缘与上横线平行的线段 前纵线:胸骨柄后上缘与心影横膈交点的连线(或胸骨柄后上缘与下横线的前胸壁与胸椎前缘之间中点的连线并向下延长至膈) 后纵线:诸胸椎椎体前后缘中点的连线 三分区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