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诵读欣赏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诵读欣赏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诵读欣赏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 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与弟子万章等著有《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家经典,为“四书”之一。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学法推荐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南宋 朱熹 初读课文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感知内容 要求: 1、结合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 2、划出疑难处,准备提问交流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解释以下红色字词的意思: 池非不深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 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读课文 齐声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 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 三者轻重厉害若何? 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 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得道者,何如? 失道者,何如? 寡助若何? 多助若何? 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精思课文,理清思路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精思课文,品味语言 孟子散文语言气势磅礴,本文哪些语句最能体现这一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 委而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 四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当今社会强调个人的利益、价值,我们还需要“人和”吗?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提示:学习生活、学校活动、班级建设、 企业发展、国家民族……) 精思课文,拓展延伸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课堂赠言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拓展延伸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杼 论点 论证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战争 治国 项羽的巨鹿之战 韩信的背水一战 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