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课堂《望海潮》.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宋代苏轼曾在《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中这样描写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将西湖与西子相比可谓推陈出新,愈发显出西湖全方位的柔美姿态。 而南宋还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当然,这只是前人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吧。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 水当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舒。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但很不幸孙何在不久便因病去世,并未提拔他。 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投赠之意? 背景 望海潮,词牌名 。 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 这首词共117字,属于长调、慢词 。 何为慢词? 慢词,主要是从体制上来说的,和体制短小的小令相比,慢词的篇幅较大,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慢词的出现改变了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诵 读: 诵读时结合注释了解词的大意并思考: 本词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钱塘”的繁华?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尽人皆知。据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柳永的这首词传到了金国,金主完颜亮听到歌女演唱,便对杭州之景羡慕不止,因而产生了“投鞭渡江之志”,造成了以后的“靖康之乱”。当时有个叫谢处厚的,深怪柳永作词招祸,便写了一首诗埋怨他:“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你认为柳永笔下的《望海潮》何处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能打动完颜亮?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地方加以品味? 整体理解: 1、上片、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3、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 1. 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上片主要写杭州美丽和繁华; 下片主要写西湖美景和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思 考 2.《望海潮》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感? 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 1、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南重镇】 2、从历史传统上看【自古繁华】 3、从自然景观上看【西湖、钱塘江】 4、从市井面貌上看【建筑精美、人口密集】 5、从百姓生活上看【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老少少心情愉悦】 惊叹 赞美 艳羡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点明了词人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政绩卓著。“好景”,表层意思是指杭州的美好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最末两句虽有粉饰升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的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三、课堂评估 “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 “怒”字写出钱塘潮的盛世之况。 “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 问:若把上片中的“卷”改为“推” 好不好? 不好。“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平板生硬,力度、气势都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哪几个字写得好,试分析其效果。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 “怒”字写出钱塘潮的盛世之况。 “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 问:若把上片中的“卷”改为“推” 好不好? 不好。“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