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投入对我国农业发展贡献测量
土地投入对我国农业发展贡献测量 摘要:在对我国1992~2008年农业生产效率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资本及劳动力对于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分析得出:在研究期间土地对于农业的产出弹性为1.444;土地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保持在10.16%;研究后期各要素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较前期趋于无序。针对以上结果提出:在以后农业生产中应重视农业要素投入的稳定性,达到要素投入的长期最优。 关键词:土地;农业发展;贡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6-1270-04 Measurement on Contribution Rate of Land to Chines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ZHAO Qiang-jun,ZHAO Ka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during 1992 to 2008,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ibution efficiency of land, capital and manpower for agricultural increase in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output elasticity of land for agriculture is 1.444,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land input to agricultural increase is on average at 10.16%,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factors’ inputs to agricultural increase is more out-??f-order in earlier stage than in later stage. According to the consequences above,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in fu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stability of agricultural factors' input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in order to get the factors’ long-term optimal inputs. Key words: l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 我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据2008年统计,全国耕地面积为1.2亿hm2(18.26亿亩),人均耕地只有0.09 hm2(1.39亩)。在高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通过采取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建设用地复垦等措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耕地数量急剧下降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在保证数量的过程中,农用地的增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否有显著影响,增加耕地对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贡献的具体比例及其变化规律,也是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应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历年农业生产数据的分析,对我国农业发展中土地的贡献率予以测算,并对农业生产中各要素贡献率变化关系加以分析,通过所得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国外在生产函数理论及生产效率计量研究方面已有众多成果,1899年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aulH.Douglas)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提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C-D函数);1961年Arrow、Chenery、Mihas提出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而变替代生产函数方面主要有Revankar于1971年提出的模型和Stao与Hoffman于1968年提出的模型。在生产效率测算方面,Abramvitz于1956年提出指数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Solow[1]于1957年提出索罗残值法。在经济计量方法上,主要有隐形变量法和潜在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