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家电到IT――TCL坎坷新长征之路
从家电到IT――TCL坎坷新长征之路 家电企业与IT业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电企业向IT业进军,IT企业也向家电业渗透,这种特征在国内家电企业中尤其明显。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国内家电巨头无一例外地都在IT业界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家电和IT毕竟有着诸多的不同,习惯于在家电业中摸爬滚打的家电企业是否适应IT的大潮呢?从TCL的IT发展轨迹中,可以给人们更多的启迪。 一、磁带起家,彩电掘金 TCL王牌彩电家喻户晓,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TCL起家仅仅靠的是小小的磁带。1981年,广东省惠阳地区机械局电子科分离成立“惠阳地区电子工业公司”。它用做进口电子产品贸易积累的资金,与香港商人一起创办了全国最早12家合资企业之一的“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开始做磁带业务,这个租借仓库来生产的小作坊就是TCL的前身。直至1985年,内地与香港合资的“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成立,生产按键式电话机,并初创“TCL”品牌,80年代末的TCL电话机异常风光,其产销量在中国同行中跃居第一,坐上了国内电话“头把交椅”。初期的成功不仅仅是资金的积累,更重要的是TCL树立了创业的信心,为以后确立的“王牌”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真正进驻家电行业还是在1992年,从那一年开始,TCL研制生产大屏幕彩电,投放市场便获得不小的成功;然而TCL并没有在大屏幕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是反过来开始做适合民用级的小屏幕彩电,结果短短三年内TCL王牌彩电便跻身内地三强,其速度之快,让所有的国内外同行都刮目相看。当然,成功的背后不仅仅是机遇,新体制也给TCL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活力,从1997年开始,TCL集团实施为期5年的“授权经营、增量奖股”的体制改革,成为惠州市首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试点企业。TCL也靠彩电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实力,使以后多元化发展得以顺畅进行。 二、无法抗拒IT橄榄枝 随着彩电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家电业春风得意的TCL实际上也并不轻松,当时的现状是缺乏核心技术、一味拼渠道战和价格战的中国家电企业内外交困,利润逐步走低,很多家电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IT业自然成为诸???“老大”们的首选目标,信息技术产业的前景和利润让家电巨头垂涎不已,诸如海尔、长虹、海信、创维、康佳等都把触角伸向IT领域,TCL终于难以抵挡其诱惑,终于决定进军IT业。 值得一提的是TCL与IT业其实之前就有一段“渊源”, 早在1989年,TCL就拿出60万美元,参股5%,与凭着一颗EGA芯片一年赢利一亿多港币、很短时间就在香港上市的一个小公司Juko成为内地的合作者,成立了当时国内最大的主板生产企业寿华合资公司。四年之后,在彩电业大展拳脚的TCL更是花两个多亿收购了寿华36%的股份,成为寿华第一大股东。尽管寿华最终走向衰落,但对于IT业,TCL的总裁李东生一直是耿耿于怀。1998年5月,TCL电脑公司成立,并联合台湾制造巨头GVC于9月宣布合作生产PC。随后,TCL频频出击,先是宣布向中国十大系统集成商之一金科注资1个亿,其中3200万元资本金用于购买金科50%的股份,另外7000万元是TCL支持金科的信贷额度;紧接着,TCL出资购买翰林汇42%股份,支持翰林汇拓展笔记本代理业务;5月4日,TCL在中关村电脑节上发布了中国第一款基于中文WinCE的顶置盒产品TCL精彩王牌;加上此前TCL全资收购的开思和控股的东通,TCL在信息产业的产业布局初见雏形。1999年10月11日,TCL宣布成立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可以看得出,TCL进军IT业豪情万丈。 三、不算成功的“豪赌” 从当时的形势看,转型的需要、多元化的需要,以及过度相信IT行业带来的巨大利润回报等等诸多理由,迫使TCL匆匆上马IT。对于新科产业,TCL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回报与投入是否成正比呢? 1996年到1998年,国内IT产业已渡过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期,TCL进军IT的98年恰好是国内IT业成长的“天花板”时期。国内IT企业联想在1998年出现首次巨亏,国家对高科技产品进口关税的限制、上游供货商如INTEL等要求更高的利润分享,以及跨国IT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国内企业纷纷上马IT等诸多因素,IT产业的增长势头正在减缓。就连联想这样的“资深老大”也不能承受,不要说刚刚起步的TCL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TCL只有鼓足勇气向前,为了做足概念,TCL重金请来从微软刚刚离职的经理人吴士宏,担任TCL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和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在李东生看来,TCL能在彩电领域取得成功,凭借强大的品牌和渠道网络,在PC市场自然也不应该差得太多。吴士宏喊出的“TCL要做信息家庭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