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营养 中职儿科护理知识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营养 中职儿科护理知识课件.ppt

第八章 营养障碍性患儿的护理 学时数:1学时 李砚池 学习目标 1.掌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熟悉单纯性肥胖症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3.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辅助检查、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4.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辅助检查、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主要内容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 【病因】 1.喂养不当  是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 2.疾病影响 3.需要量增加 多见于早产儿、双胎和多胎儿。 【临床表现】 1.体重改变 最早表现为体重不增,继之体重下降。 2.皮下脂肪减少  顺序为: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是判断患儿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其他 【护理措施】 (一)调整饮食,促进营养平衡 1.能量供给  2.食物调整  3.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4.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喂养方法  5.促进消化,增强食欲 6.中医、中药治疗  (二)预防感染 (三)密切观察病情 案例 患儿,男,2岁,体重8kg,身高80cm,近半年来食欲逐渐减退,睡眠稍差。近些天甚至拒食,且情绪不稳定,烦躁易哭闹。面色苍白,面容消瘦,皮肤松弛,皮肤弹性减退,肌肉明显松弛,走路不稳,易摔倒。胸、腹、背部皮下脂肪明显减少,腹壁皮下脂肪的厚度约为0.3cm,生命体征正常。初步诊断:营养不良(中度)。 请列出该患儿的护理问题并提出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二、单纯性肥胖症患儿的护理 【病因】 1.摄入过多  2.活动过少  3.遗传和环境因素  4.其他  【临床表现】 小儿常食欲旺盛、喜食甜食和高脂食物,不爱活动。明显肥胖儿童常有疲乏感,严重肥胖儿童约1/3可出现睡眠性呼吸暂停,甚至猝死。 体检患儿皮下脂肪丰满,分布均匀;乳房部脂肪细胞积聚,腹部膨隆下垂,胸腹、臀部及大腿皮肤可出现皮纹;因体重过重,走路时下肢负荷过重可致膝外翻和扁平足;男性患儿可因大腿内侧和会阴部脂肪过多而表现阴茎隐匿,女孩月经初潮提前。 【辅助检查】 甘油三酯、胆固醇大多增高 【治疗原则】 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不适宜药物治疗 【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 2.活动不足 3.焦虑  【护理措施】 1.合理饮食  2.加强体育锻炼  3.减轻焦虑  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维生素D的来源 1.皮肤的光照合成  2.食物中摄取  3.母体-胎儿的转运  (二)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 是引起佝偻病的主要原因。 2.摄入不足 婴儿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甚少,若未及时添加鱼肝油或富含有维生素D的辅食可致摄入不足。 3.需要量增加  4.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三)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一)初期(活动早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二)激期(活动期)  除以上神经精神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1.骨骼改变 (1)头部:①颅骨软化,主要见于3~6个月婴儿, “乒乓头”;②方颅(从上向下看),多见于8~9个月以上婴儿;③前囟过大或迟闭,严重者可迟至2~3岁才闭合;④乳牙萌出延迟,牙釉质发育不良,易患龋齿。 (2)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①肋骨串珠:又称肋骨串珠,在第7~10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最明显;②鸡胸、漏斗胸 ③肋膈沟(郝氏沟) 佝偻病鸡胸 佝偻病漏斗胸 (3)四肢:①手镯、足镯:多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②下肢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小儿开始站立与行走后,由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或“Ⅹ”形腿; 图右为“Ⅹ”形腿 中为正常 左为“0”形腿 (4)脊柱、骨盆 长久坐位时可出现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骨盆呈扁平骨盆或三角骨盆。 2.肌肉韧带松弛  3.其他表现  (三)恢复期 (四)后遗症期 残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多见于2岁以上小儿。 【辅助检查】 1.生化检查 2.X线检查 【治疗原则】 补充维生素D,增加日光照射,供给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防止骨骼畸形。 【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 2.生长发育改变  3.潜在并发症  4.有感染的危险  5.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一)补充维生素D 1.遵医嘱给予维生素D制剂 注意事项: 2.增加日光照射 3.增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 (二)防治骨骼畸形 (三)密切观察病情 (四)预防感染  案例讨论 患儿,女,9个月,烦躁、睡眠差、反应迟钝2月余。患儿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