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和傅抱石交往与友谊.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沫若和傅抱石交往与友谊

郭沫若和傅抱石的交往与友谊   郭沫若和傅抱石是分别驰骋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和国画领域的两位风云人物,他们一个以诗集《女神》、剧作《屈原》等名作著称文坛,一个以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大涤草堂图》等巨作闻名画坛,而且各自在文学史、美术史上建立了显赫的地位,深受世人瞩目。他们自结识后,惺惺相惜,肝胆相照,彼此尊重,互相合作,历经岁月的考验,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而傅抱石艺术生涯的后期在中国画坛大有作为,又与郭沫若的支持与激赏是分不开的。      东京相识      1926年,傅抱石在南昌师范附小任教时,就曾经聆听过时任北伐军政治部主任郭沫若的演讲,郭沫若深邃的思想、深厚的修养、出众的才华给傅抱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他们相识却是在7年以后的东京。   1933年,而立之年的傅抱石赴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院(今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前身)留学,拜于著名美术史家金原省吾的门下,学习美术史和雕塑,同时开始对中国绘画史进行系统而又专业的研究。留日期间,傅抱石从朋友那里了解到郭沫若因“四?一二”政变叛蒋而流亡日本,他在研究中国甲骨文方面见解独特,卓有成就,而甲骨文正是傅抱石研究中国美术渊源过程中所急切需要探讨的内容。于是,傅抱石在南昌旧友、江西省教育厅厅长朱念祖的儿子朱洁夫的陪同下,专门拜访了后来对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郭沫若,两人因此相识,成为频频往来的朋友,过从甚密。当时,郭沫若已与日本女子安娜结婚,居住在千叶县市川镇真间区,过着相对恬静、安宁的生活。傅抱石的来访令郭沫若倍感激动,他们相见恨晚,言谈甚欢,互相引为知己,郭沫若还在傅抱石带去的《笼鸡图》上欣然题诗:   “笼中一天地,天地一鸡笼。   饮啄随吾分,和调赖此躬。   高飞何足羡,巧语徒兴戎。   默默还默默,幽期与道通。”   此后,郭沫若经常为傅抱石的作品题诗,而且题诗之多,是其他画家难以企及的。据不完全统计,在傅抱石几十年的作画生涯中,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重庆金刚坡、杭州西子湖畔,在北京,郭沫若在傅抱石的画作上题了很多诗,现在保存下来的至少有三四十首之多。   傅抱石与郭沫若结识后,建立了终生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郭沫若的才华和学识,尤其是在历史与文学方面的深厚造诣、非凡见地,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和关切深深影响着傅抱石,而傅抱石每有佳作,郭沫若总爱不释手,褒奖有加。傅抱石在结识郭沫若以后,很大一部分的创作均与郭沫若研究的历史、文学有关,如画作《屈原》、《苏武牧羊》、《丽人行》、《湘夫人》、《国殇》、《晋贤国》等,或借古喻今,或激励时人,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积极的主题,鼓舞了全国军民前赴后继地投入抗战的时代潮流之中,从一个侧面也生动地体现出两人诚挚的友情和彼此间的影响。   傅抱石在留学期间,写了许多有关美术史论方面的文章。当时,一位名叫伊势专一郎的日本学者写了一篇《自顾恺之至荆浩之支那山水画史》的论文,被日本同仁认为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力作,称之为“一扫群言独有君”,大有瞧不起中国人的狂妄之意,但内中舛误很多。富于强烈民族责任感的傅抱石当即著写了《论顾恺之至荆浩之山水画史问题》,发表在《美之国》杂志上,初试锋芒,逐一批驳,写得有理有据有识。郭沫若后来在傅抱石创作于1940年4月的《云台山图卷》中题下这样的诗句:“笑他伊势徒夸斗,无视乃因视力无。”“糊涂一塌再三塌,谁把群言独扫来?”既对日本学者目空一切的狂妄气势予以辛辣的讽刺,又对傅抱石的考据与见识给予充分的赞赏。   1934年,在郭沫若的反复鼓励下,傅抱石得到导师金原省吾的热情帮助,在日本举办了个人首次画展。5月10―14日,《傅抱石氏书画篆刻个展》在东京银座最高档的美术展览场所――松坂屋举行,为期5天,共展出山水、人物、花鸟、篆刻、印谱作品共177件,其中包括绘画作品48幅、书法作品6幅、篆刻作品123方。为扩大画展的影响,郭沫若忙前忙后,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不仅题写了展名、写了序,还为傅抱石的许多画作题款或题诗,并主持了开幕式,向参观者介绍傅抱石的绘画成就,为他热情接待日本著名篆刻家河井仙郎、画家横山大观、书法家中村不折、作家佐藤春夫以及日本文部省大臣兼帝国美术院院长正木直彦等社会名流;此外,还协助举行记者招待会,在会场担任翻译,为傅抱石的这次个展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次个人画展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篆刻作品,这些有边款的印章需要用架在一旁的高倍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如“不求闻达”边款,刻有诸葛亮《前出师表》全文634字;“采芳洲兮杜若”刻有屈原《离骚》全文和序跋共2765字。这些篆刻作品给郭沫若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直到数年后回国参加抗战,郭沫若在《轰炸中来去》一文中还念念不忘:“……又想到傅抱石,这是一位擅长篆刻的名手,他能刻细字,于方寸之内刻列万言,国画也相当出色的。我是在日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