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精选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2011.02.21?2011.03.11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确定实习单位 2011.03.12?2011.05.03 毕业实习,修改论文 2011.05.04?2011.05.12 毕业论文定稿 2011.05.23?2011.06.03 毕业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20-44. [2] 廖子惠.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13-17. [3] 李长艳.浅析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D].山西财经大学.2009:4-16. [4] 刘熙宝,朱连生.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之探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810:24-35. [5] 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动态.20095:16-21. [6] 王冬梅,王菲,徐珊珊.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思考[J].经济师.20093:9-20. [7] 韩传模,王桂姿.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列报和披露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J].20084:30-35. [8] 张杰.中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比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5: 12-26. [9] Theresa Dunne, Christine Helliar, David Power. Digging deep into derivatives: accounting for derivatives--how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stack up[J]. Balance Sheet.200311:25-28. [10] R. Dixon, R.K. Bhandari. Derivatives, risk and regulation: chaos or confid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073:91-9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题 目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前言部分 本文参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方面己经取得的成果,并借鉴相关的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的必威体育精装版进展,讨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及其解决方案。通过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其结果应该是继续减少分歧并且对一些明显的差异有更清晰的理解,而不是不考虑我国企业特殊的会计环境和实务特点胡乱模仿,生搬硬抄。另一方面,客观指出并剖析我国现行准则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缺陷及其适当的应对策略。通过内外比较,更深一步理解和解决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金融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剧烈的证券价格、利率及汇率波动。为了筹集资金、规避风险和投机套利提供多种多样的手段,金融界创新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国际上具有影响的会计组织纷纷着手研究制订统一准则,借以规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实务工作。其中,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他们的研究成果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体部分 (一)IASC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成果 在金融工具会计已经大大滞后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情况下,需要协调各国金融工具会计实务,以形成金融工具会计的国际会计准则。1988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顾问组成员之??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召开了一次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专题研讨会。这次会议达成了两点共识:一是现有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金融工具发展的要求,急需制定一个新的国际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来满足国际资本市场的需求;二是新准则应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金融市场上的创造性,而且应优先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而非其法律形式。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问题进行研究的开端。 IASC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已有成果如下: 1.准则的征求意见阶段。IASC和CICA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于1991年首次公布了专门针对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ED40。接着,ED48《金融工具》于1994年全面取代了ED40。 2.金融工具会计的披露与列报阶段。IASC于1995年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