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世界与中国(上).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与中国(上)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与中国(上)   2001年,法国后现代大师德里达说“60年代发生的事,动摇、改变了世界的根基”。   2003年《毛泽东传》作者菲力普?肖特说,对于他们这一代成长于1960年代、被革命激情燃烧的欧洲人来说,遥远的中国和轰轰烈烈的“文革”让他们充满向往与理想,尽管并不清楚那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是1960年代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刻下的烙印”。   的确,1960年代是一个十分奇特而又重要的时代。   19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向第二次现代化过渡,苏联等国正在进行第一次现代化,中国则刚刚开始第一次现代化。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大现代化模式都处于深刻转型(或改革)的关键时期,第三世界诸国多数正处于争取独立或确立发展模式阶段。   1960年代,特别是其后期,西方世界在经历战后20多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普遍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和发展迟缓。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震撼了世界,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武装斗争波澜壮阔,捷报频传。美国的侵越战争激起了全世界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传统运动愈演愈烈。《法国1968:终结与开端》一书中写到:“‘六十年代’是美国人权、新左(派)运动的同义语。”以1968年震动世界的法国学生运动为代表的学生工人运动席卷多数发达国家,主要发达国家里一片激烈的造反之声,激进的造反者甚至已在设想“后资本主义”的新秩序。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西方发达国家1950年代初发端并盛极一时的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右翼保守主义思潮已成强弩之末,后现代主义异军突起,左翼思潮在不长的时间里席卷西方主要国家,西方新左派的影响迅速扩大。西方左翼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960年代又是社会主义阵营和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分歧和冲突公开化的时代。由于在如何看待战后资本主义制度、如何认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认识战争与和平等问题上分歧的发展,19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严重的争论以至分裂。在西方国家,由于不满“老左派”一???追随苏联的种种做法,以及认为传统理论缺少解决当时西方现实问题的能力,“新左派”应运而生并不断壮大,在当时的各种社会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60年代,苏联虽经历了领导人的不正常交替,但自1950年代开始的改革仍在继续进行。至1960年代末,改革的力度已大不如前,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时期”已现端倪。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后,东欧各国不思进取的保守主义上升,改革的进程明显放慢。    1960年代中期,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场面和对巴黎公社精神的召唤使第三世界和西方左翼热血沸腾。   总之,196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一个激进的年代,一个激情迸发的年代。它是如此纷乱噪杂,又是如此和谐统一,起码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来看。只有对这十年有一个全面、概略的掌握,才能对当时各种事件进行有意义分析;才能知道当时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才能知道什么任务是能向当时的人们提出的,什么是不能的;才能知道1970年代后的许多事情为什么会那样产生和发展。      动荡的西方      西方发达国家是带着巨大的成就感进入1960年代的,但它们却在这十年受到战后前所未有的文化、社会、政治和道义冲击,带着惶惑不安和已经隐隐发作的严重经济危机进入1970年代。   战后,在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下,继承1930年代罗斯福“新政”和战时政府干预的经验,同时也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范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国家干预、福利政策、大众民主为主要内容的体制调整,对古典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正和发展。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大规模干预,实行某种“混合式经济制度”,以期在市场力量与国家干预、私有制与分配正义之间建立某种平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危机和阶级冲突,适应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体制背景下,战后20多年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工业革命与新发展大潮推动下,经历了一段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中心区进入经济繁荣与产业升级的新阶段,出现了大众高额消费的福利社会。在美国,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社会的到来,垄断资本在大获其利的同时,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相当大的一部分美国人分享了美国社会的富裕,中产阶级的队伍逐渐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有的历史学家,如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把1945至1970年代初称为某种“黄金时期”。“这段时间的繁荣,不但是史无前例,可能也是少有的例外”,“它所造成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惊人变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巨大、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