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三代生平cont-台南教育局.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氏三代生平cont-台南教育局

社會科作業 組員:陳翊芳 方琇瑩 謝艾樺 呂清堯 吳宇澤 許志豪 翁翌軒 目錄 大事年表 明鄭開拓台灣圖 鄭氏三代生平 附錄一:鄭成功的故事 附錄二:鄭成功登陸遺址─鹿耳門溪 大事年表(1662~1683年) 1661鄭成功立台灣為東都,赤崁為承天府,置天興、萬年二縣 1662荷蘭人投降。半年後鄭成功憤死,鄭經即位,鄭經入東都 1664鄭經改東都為東寧,天興、萬年升為二州,形成獨立王國 1665陳永華教民晒鹽,實施保甲制,十戶一牌,十牌一甲 1666孔廟落成,向日本購刀、盔下販至暹羅、交阯、呂宋,遣使通商 1681鄭經歿,鄭克塽即位 1683施琅入台灣,鄭克塽投降 明鄭開拓台灣圖 鄭氏三代生平(cont.) 東寧建國鄭氏三代治領臺灣21年,這是臺灣歷史上首次出現漢人建立的獨立特權。 鄭成功父親叫鄭芝龍,母親為日本人。鄭芝龍在日本結識海盜顏思齊,在顏客死臺灣之後接掌顏的海盜勢力,發展成為閩、粵沿海一股強大的私人武力。鄭成功(福松)七歲離開日本,被父親接到福建,改名森,入太學,老師命名大木,南明唐王賜姓朱,名成功,人們尊稱(國姓爺)。 1646年父親降清,鄭成功反清復明,桂王封他為(延平郡王),鄭芝龍的部下何彬,是荷蘭的通事,幫鄭成功取得臺灣,利用漲潮渡鹿耳門,歷時8、9個月。 鄭氏三代生平(cont.) 1662年2月逼荷蘭投降。荷蘭總督在被(遺誤的臺灣中)控訴鄭氏部眾登陸後,屠殺荷蘭人,強暴婦女,把傳教士釘在十字架上。 鄭成功治軍甚嚴,他攻臺這年,其父被清廷斬首,清廷為防堵其勢力,實施遷界、海禁令,山東、江蘇、浙江、閩、粵五省,沿海居民後撤40里,(片板不許下水,粒貨不許越疆。)鄭成功只好向南洋、日本通商,鄭成功因父、兄弟被處死於北京,桂王被吳三桂殺死,母自縊,子鄭經行為不正經,故憂憤而死。 鄭氏三代生平(cont.) 鄭成功之子鄭經,自稱東寧國王,167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上書鄭經,稱他陛下。 1675年更訂定官制,陳永華助之,在東寧築柵,建衙署,規劃出行政中心,引進中國內地里坊制,建議地方行系統,募民墾田,歲入穀千數百石,提倡種甘蔗、種麻、製糖、製鹽,吸引每年數萬移民。 1665年在臺南建孔廟,1666年落成,旁設明倫堂,稱(全臺首學)。 鄭氏三代生平(cont.) 苛捐雜稅多,如:陸餉(厝稅、磨稅、菜稅)、水餉(梁頭稅、灣塭稅)、雜稅(鏈稅、綾稅)、人頭稅等,鄭經在1674年,與三藩一起反攻大陸,結果利益分配不均,而退守金門、廈門。 1680年清軍攻擊下,退回臺灣。不久陳永華病歿,享年39歲,與鄭成功同。 鄭經次子鄭克塽奪權鄭成功叛將施琅攻臺,結束明鄭王朝21年的統治。 鄭經時代台南開元寺 全台首學(台南孔廟) 附錄一:鄭成功的故事(cont.) 鄭成功原名森,福建南安人。明隆武帝曾賜姓朱,名成功。因此後人多以「國姓爺」或「鄭成功」加以稱呼。 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早年浪跡四海,亦商亦盜。最後不但成為閩南首富,還當上福建總兵。當他旅居日本平戶時,與當地女子田川氏結婚,生下鄭成功。這也就是為何日本人始終很尊重鄭成功的主因。 附錄一:鄭成功的故事(cont.) 7歲時,鄭成功從日本返回中國,開始接受儒家教育。21歲的那年(1644),清軍入關,明朝滅亡。隨之而來的是父親降清,生母受辱自殺的變故。鄭成功遭受空前未有的打擊,跑到孔廟,燒毀儒服,以孤臣孽子自況,下定決心棄文從武,反清復明。 從明永曆元年(1647)到永曆13年這段時間裡,鄭成功在福建一帶組織義軍,連絡反清勢力,與清廷做殊死戰。清人視他為眼中釘,用盡方法,包括逼迫鄭芝龍以親情向他招降。率軍攻打南京。最後卻因戰略失策,不幸敗戰而回。 附錄一:鄭成功的故事(cont.) 鄭成功南歸後,開始籌劃攻佔台灣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經由通譯何斌的穿針引線,鄭成功於永曆15年率軍渡海征台。熬戰9個月之後,終於收復台灣。事實上,荷、鄭血戰的同時,鄭成功便已著手建設台灣:除掉設立官署,清查田籍外,還下令屯田,允許官兵圈地成家,並招募大陸沿海居民來台開墾。因此,雖然荷蘭人敗歸後不到半年,鄭成功便於永曆16年5月8日因病逝世,但在他的努力規劃下,一個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漢人社會架構已在台灣隱然成形了。 鄭成功收復台灣,不但為明朝延一命脈,更使西方殖民勢力遭受重挫。後人感恩懷德,四時香祀不斷。有關他的傳說,更是在民間流傳不已。 附錄二:鄭成功登陸遺址 ─鹿耳門溪 鹿耳門溪是300餘年前鄭成功驅荷復台時,最先進入的港道;今天,則是號稱台南市唯一未受污染的河川。不論過去或現在,鹿耳門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