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断层与地震课件
第4章 活断层与地震 ;4.2 地震
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 构造地震最严重一类,数量多规模大,波及面广,破坏性大,世界90%以上属于此类。; 在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资料中,记录地震近万次,其中上世纪以来破坏性地震达 6000多次;据1200~ 1989年资料统计,7级地震 147 次,8级及其以上巨大地震共 19 次。建国以来发生=7级的地震 12 次。我国地震分布以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和台湾省区破坏性地震最多。其中台湾尤甚,大震多,频度高;新疆和西藏次之。
若以地震烈度 6 度为轻微以上破坏性标准,我国约 575万 平方公里属于轻微以上破坏区,其中,宁夏、兰州、海口、北京、太原、大同、西安、昆明、天津、呼市、汕头位于 8 度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
1) 环太平洋地震带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在狭窄条带内震中密度也最大,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深源地震集中于此带,释放的能量约为全世界地震释放能量的80%。
2)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
第二大地震带,震中分布较前者为分散。以浅源地震为主,中源地震在帕米尔、喜马达雅地区有所分布,深源地震主要分布于印尼岛弧。
3)大洋海岭地震带
主要呈线状分布于各大洋的接近中部,远离大陆,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的发展才使人们注意到这一地震带。震源深度小于30 km,震级除少数例外均不超5级。
; 一次6级地震可释放6×1020尔格的能量,大致相当于 30~40万吨 TNT炸药的巨大爆炸, 7级地震可释放 2 ×1022尔格的能量, 8级地震可释放6 ×1026尔格的能量。可见地震释放能量之大。而且绝大部分能量的集中释放,于数秒种内完成 。
因此,地震灾害的猝发性和惨重性往往给人类生命以极大威胁,造成经济财产巨大损失。
;地震名称;汶川映秀镇;(南投集集镇);地震引起大坝破坏(台中石岗);地震引起埠丰桥断裂,河床抬高8m,形成叠水(石岗); 日本9.0级特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4.2.1 地震地质及地震波基础
接近地球表面的岩层中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震??称为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人类工程活动如采矿、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地下接爆炸也可诱发地震。
构造地震是现代地壳运动所产生的一种突发事件,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的地震,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和所有的强烈地震均属构造地震。
地球的构造运动可使地壳中积聚构造应力,当构造应力增大并超过介质(岩土体)强度时,往往表现为活断层的突然错动,释放出应变能,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在地壳表层传播而发生地震。
地震灾害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一次强烈地震顷刻之间可在较大地域内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
;震源:地球深处因岩石破裂引起地壳振动的发源地。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投影。
震源深度:震中至震源的距离。
按震源深度将地震分为:
浅源地震(0-70km)
中源地震(70-300km)
深源地震(300-700km)
我国地处两大地震带,是地震多发国家。
;4.2.1.1 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和分类;美国加州圣安德列斯大断裂;;;(4) 地震分类;(3)前震-主震-余震型 即不均匀介质内,在主震前发生小破裂即前震,主震后有应力降;由于应力调整,有较多余震出现。大多数地震属此类型。 ; (4)群震型 即在介质极不均匀而局部应力集中非常显著的情下,一系列强度不大的中小地震连续出现,没有主震。 ;4.2.1.2 地震波
地震波:地震时从震源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形式向四周传
播,从而引起震动。这种弹性波称为地震波。
地震波分两种类型:体波和面波。
体波:能量可以在整个介质内传播的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1)纵波:波动时物质粒子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这种波是通过介质的体积变化而实现传播,故又称压缩波或疏密波。
在固、液、气体中均可传播,是速度最快的一种地震波,最先到达地面,故又称P(Primary)波。
纵波的振幅小,周期短,传播速度快。结果是引起地面的上下颠簸跳动。
; (2)横波:波动时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波的传播时通过介质的形态变化而实现的。介质表现为一系列交替的横向运动,所以又称剪切波。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是第二个到达地面的波,故又称S波(Secondary)。
横波的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