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史 期末复习材料.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俗文化史 期末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茶经》:唐朝陆羽著的第一部论茶著作,书中系统总结了前人的饮茶经验,并结合自身采茶、制茶和煎茶的体会,对茶的起源、历史、栽培、采茶、烹煮、器具、用水、品饮等诸多问题作了精湛的论述。后世人尊称陆羽为“茶圣”或“茶神”。 婚姻六礼:纳亲—即发动婚议。男家选定意中人后,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再备礼请人前去议婚。先前礼物因身份等级不同而有区别,公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后一律改用雁。 问名—问年庚八字,俗称“开八字”“写红贴”“换龙凤贴”。纳采之后,男家再拖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和时辰,以便男家卜问,看是否合婚。后来问名范围扩展到问门第、职位、财产以致容貌、健康与否等多方面。问名也需带礼物,一般用雁。问名后来逐渐演变为“庚帖” 纳吉—男方于自己家庙卜问吉凶,得吉兆,复使人告往女家,婚姻之事于是定,后世称为订盟,即现代之订婚。纳吉为正式定约,实为商定婚礼条件,后世演变为小聘,东北称为“下小茶”、订婚、点烟钱。 纳征—男家再纳吉之后,将聘礼送给女家,聘礼数量及种类多取吉祥如意,数目取双忌单。为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后演变为下聘礼。俗称完聘、大聘、过大礼,东北称为“下大茶”。 请期—即商定迎娶日期,多由男方提出。男家在纳送聘礼之后,即占卜吉日以定婚期。得吉日后,男家便派人到女家征求婚日之期,以示谦和。女家按阳倡阴和原则,辞让一番,意由夫家决定,于是男家来人以告婚期。行请期之礼也需带礼物,一般用雁。 迎亲—古指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后世演变为迎娶。有迎亲和等亲两种方式。 五服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丧服制度。 斩衰服:丧服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种服制,服期三年。“斩”是一种裁减方式,就是制作时,按裁减的样式不缝边。其对象是:子为父,妻妾为夫,夫嫁女为夫,被休回家之女为父,夫为长子。明清二代,规定子女为母(包括娣母、继母、生母)也服斩衰。 齐衰:是次于斩衰的第二等丧服,因丧服裁制缝边而显整齐,故称齐。分为四个等级:齐衰三年,适用于父已先卒的情况下,子及未嫁女及嫁后复归之女为母,目为长子,为继母、如母;齐衰杖期,适用于父尚在世的情况下,子、未嫁之女、已嫁复归之女为母,夫为妻,仅服一年;齐衰不杖期,适用于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未嫁姐妹、长子以外的众子及兄弟之子,此外祖父母为嫡孙,出嗣之子为其本生父母,已嫁之女为父母,随母改嫁之子为继父,妇为舅姑,为夫之兄弟之子,妾为正妻;齐衰三月,适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一般宗族成员为宗子、宗子之母、妻,臣为旧君、旧君之母及妻,庶民为国君。 大功:仅次于齐衰一等,服期为九个月。丧服为布衰裳,牡麻织,冠布缨,布带,绳屡。适用于为从父兄弟,已嫁之姑母、姐妹、女儿,未嫁之从父姐妹及孙女,嫡长孙之外的众孙,嫡长子之妻。 小功:仅次于大功一等,服期五个月。适用于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从祖兄弟、已嫁之从父姊妹及孙女,长子外的诸子妻、未嫁之从祖姑姊妹、外祖父母、从母妻为嫡姒、夫之姑母、姊妹,出嗣之子为同父姊妹已嫁者 缌麻:为最轻一等的丧服,服期三个月。适用于四世之内的所有同宗亲属、姻亲亲属。 避讳种类:国讳:也称君讳。避是在为君主的名讳,庙讳也是避君讳的内容之一。 家讳:指对自己或他人长辈名字的避讳。 宪讳:指下属讳称上级的名字。 圣讳:对圣人名字的避讳,一般指对孔子、孟子名字的避讳。 除以上常见避讳外,还有一些偶然的临时的避讳。如使臣对出使国的国讳也要加以避讳,以示尊重。等等。 蒸报婚:也称收继婚、转房婚。父亲死后,婚其庶母曰“蒸”;兄、叔死后,娶其寡嫂或婶母曰“报”。此种婚姻形式一般出现在少数民族中。 媵妾制: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风俗。周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夫人,女方须以侄(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同时还须从另两个与女方同姓之国各请一位女子陪嫁,亦各以侄、娣相从,一共九人,只有夫人处于正妻地位,其余都属于贵妾。媵,相送,引申指陪嫁。诸侯和正妻如亡故或被休径,不可再娶,应由众妾中依次递补,此种制度称为媵妾或媵婚制度 6.中国古代避讳原则及种类 原则:1、讳名不讳姓;2、二名不偏讳(二字名中只在相连时避讳,不偏讳其中的单字。但实际上单字也讳);3、不讳嫌名(同音字不讳,实际上也讳);4、父已死,不讳祖名;5、君前不讳父名;6、诗书不讳(不可因讳父名而改诗书);7、临文不讳(上奏章不讳父名);8、郊庙不讳(神前不讳) 种类:国讳:也称君讳。避是在为君主的名讳,庙讳也是避君讳的内容之一。 家讳:指对自己或他人长辈名字的避讳。 宪讳:指下属讳称上级的名字。 圣讳:对圣人名字的避讳,一般指对孔子、孟子名字的避讳。 7.中国古代丧服制度特点 ·父系、母系有别。对父系亲属的服丧范围极为广泛,直系、旁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