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老子道德经讲解材料.ppt
書名:老子新編校釋 作者:王垶著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本書是《老子新編校釋》與《老子新編譯解》合成的,其中增加、刪改達八百於處。本書在校詁、是一等方面多有前人從未述集之處,在引錄方面廣收各家勝義,闡釋精到。 出版日期:2000 書名:老子傳 作者:秦新成、劉升元著 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老子是中國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的哲學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史起到過重要影響。本書是老子一生的傳記,作者以通俗而又優美的語言象讀者述了這位古代先哲一生曲折而又複雜的經歷,敘述他所創立的道家學說以及他所撰寫的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道德經》的經過。\ 出版日期:1992 書名: 老子今註今譯 作者: 王雲五主編 陳鼓應注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內容簡介: 只選全書的一些重要著疏講解,以簡單明瞭的觀念,讓入門者了解。 出版日期:1974 書名:老子 四部要集注疏 叢刊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 作者:李若輝 書名:郭店竹書老子論考 出版社:齊魯書社 出版日期:2004 書名:帛書老子釋析 作者:尹振環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 出版日期:1998 道家-老子 一、汉书.艺文志 二、老子的生平 三、 《老子》其書 漢書(上) 作者:班固 版本:宋景祐刊本 出版社:台灣商務印書 第一頁的目錄 漢書 作者:班固 出版社:中華書局 返回 一、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 班固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褔、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返回 二、老子的生平 司马迁的《史記》老庄申韩列传。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生卒年不详,楚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 孔子尝往问礼 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 著有《道德经》五千余言。 茲引《史記.老子传》原文如下: 1.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旦,周守藏室之史也。 2.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 返回 三、《老子》其书 《史记》曰: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dān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重要思想 一、 常、道、反 二、 无为,无不为;知与明 三、 守柔、不争、小国寡民- 无为观念之开展 四、 对三种我之否定 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第25章) “道”不只是万物的准则,同时也是“唯一”的准则 返回 常 道」具有它的独立性,不可被挑战,我们才可以将「道」视为这个标题当中所谓的「常」(取其恒久不变),才有老子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 返回 反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第22章)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45章) 所有的「道」都将终归于一「反」字,而「反」在这里并不只是我们平常所谓的「相反」之意,同时也取其「反覆」之意,也就是「循环交变」之意;而这就是「道」的内容。 结论 结论:「总之,万物万有变逝无常,唯『道』为常;而所谓『道』之内容即是『反』;换言之,万象万有皆可由A变为非A;此理似甚泛;然老子即由此推出其中心之主张。(劳思光) 返回 无为,无不为 老子《道德经》以为,所谓的「无为」指的就是「自觉心不陷溺于任一外在事物」。事物皆在「反」中,故不可执;「为」者必「执」,亦必成陷溺。 心合于「道」,观万物在「反」中之变逝,也就是静观其变无所强求,如此便能使自觉不陷于万物,达到「破执」后的境界。也就是说,自觉心观照此以「反」为内容之「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合理化建议.docx VIP
- 工程管理导论课件P1038.pptx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三节 机械化战争.ppt
- ppt8 曹一鸣——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学教一体化研究.pdf VIP
- 【百家讲坛】大隋风云下部(十三)朝廷五贵.docx VIP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课件.pptx VIP
- 2025年度临港新片区文员招聘4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课堂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个人简历表格空白word.doc VIP
- 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4册 U6习题答案.docx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